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68章 东床坦腹婿

大晋衣冠 第68章 东床坦腹婿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乌衣巷王导府邸,王家子弟忙作一团。按照王导吩咐,所有尚未婚配的适龄子弟统统叫来了。

听说郗家千金品貌双全,知书达礼,颇有蔡姬遗风,十多位兄弟使出浑身解数,暗中较劲,其中就包括王导自己的两个儿子。

“红袖,取铜镜来,你看公子我穿哪件衣裳合适”

“青城,快把我的折扇用檀香熏一熏。”

“不行,这挂件太俗气,把那块羊脂玉的佩件拿来。”

“两位贤弟,快请”

王导乐呵呵的把郗鉴和温峤让进府内,桓温无处可去,跟在郗鉴后面,今日要一睹第一豪门的府邸,看看世家子弟的风采。

宾主略尽寒暄,刚饮上一盏茶,王导便迫不及待,领着郗鉴几人,走东堂到西堂,从南院到北庭。

府内竖石为山,引水成池,曲径通幽,九折连环。各种奇花异草赏心悦目,珍惜禽鸟婉转啼鸣。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王导不是让客人参观豪宅,而是要推销自己的子弟。

从宫里回来的路上,他旧事重提,把原本来京奏事的郗鉴硬生生拽上择婿之旅。

“哎呀,果然是名门高第,衣冠之家,世出不凡。一个个朱唇冠玉,丰神俊朗,神采奕奕,儒雅风流”

郗鉴高声称赞,温峤随口相和,而桓温的确开了眼界,不得不服。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愧是高门子弟,从言谈举止,到相貌穿戴,绝非寻常之家可以比拟。

桓温低头再看自己的穿着,怎一个寒酸了得

从湖心亭到假山,从西厢房到东厢房,子弟们要么朗声吟咏,要么焚香抚琴,要么挥毫泼墨,要么挥剑起舞,竭尽所能,卖弄着自己最为擅长之处。

王导此前有过交代,谁能被选上,婚后即赐宅院一座,还自掏腰包,承担一应迎娶所费。

颗颗皆如南海之珠,熠熠生辉,郗鉴赞不绝口。可是,从他脸上,王导看不到他有一丝满足。因为每位子弟身旁,他都走马观花,没有驻足停留。

这下可糟了,这么多宝玉,他一个也相不中,难道心生悔意王导沮丧莫名,他不想错过这桩政治联姻的机会。

宾主兜了一炷香工夫,才勉强走完一圈,桓温感觉后背微汗渗出。

王导眼看没戏,心内懊恼,返回时路过刚刚走过的东跨院,郗鉴停下脚步,探头向里观瞧。

只见东墙壁一张床上,躺着一个人,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握着根胡瓜,大口嚼着,袒胸露乳,旁若无人。

王导本就心里难堪,而这个子弟不修边幅,吊儿郎当,更让他脸上无光。两步走上前,便要斥责一番,出出心里的火气。

“太傅,此儿佳婿也,正合我意”

郗鉴这么一说,王导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阖府上下,就数此子相貌最差,怎就入了郗鉴法眼

“羲之,羲之,你怎如此邋遢,快拜见未来的岳父大人”王导连惊带喜,笑容可掬,大声喝道。

王羲之懒洋洋起身见礼,一起身,当作枕头的一摞子书滑落地上,其中一本正滑至郗鉴脚旁。低头一看,是本谢曹公书字帖,还有老庄之类的书册。

“亲家翁眼光独到,我王家阖府上下这么多子弟,论相貌,论学问,我最欣赏的就是这个侄儿”

王导口不对心,见大事已定,心花怒放,领着宾朋迈向宴堂。

“亲家翁,今日两家喜结良缘,又有温贤弟作陪,该高兴才是,怎还眉头紧锁”

郗鉴搁下酒杯,叹道“酒是喜酒,可事却不是好事,想想今日之朝会,总觉得苏峻不会轻易就范。太傅,此刻没别人,能否实言相告,你是怎么想的”

“莫谈国事,老夫赋闲之身,就甭操这份心了,多说无益,还是此物最受用。”王导举起酒杯,自饮一口,那表情无比受用。

禁不住郗鉴和温峤软磨硬泡,王导无奈之下,只得稍加评点“苏峻其人能在乱世中生存,而且兵强马壮,靠的是什么是趋利避害所以,要想打他人马的主意,难呐”

“那你方才在圣上面前为何不说”郗鉴猛的搁下酒杯,不满的问道。

“亲家翁,老夫的处境是何样尴尬,你和温贤弟最为清楚。说了有用吗太后不高兴,国舅也听不进去,白白遭人冷眼。老夫若强行规劝,岂不自讨没趣”

郗鉴想想,是这么个道理,现在朝堂上庾亮的声音最响。

王导委屈道“你没听到吗,已经有人在圣上面前给老夫扣上一个交接苏峻的罪名,我还怎么苦谏老夫自卸任以来,发觉很多事情,强辩无用,要用血淋淋的事实来唤醒他们。”

这种场合可遇而不可求,桓温不放过每一句话。

他没想到,王导果然老谋深算,即使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绝不会死谏,而是根据形势,掌握方法,说话有分寸,举止有度。

“国事到此为止,咱们现在只谈天,不谈事。”王导说到做到,酒虽饮了不少,但神志清醒,始终不议朝政。

气氛顿时变冷,温峤见此,讲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化解了尴尬。

“今日领略太傅的府邸,我深有感触。想起几个月前宣城之行,觉得蛮有趣的。说起宣城郡城,方圆其实和建康相差无多,可是当你站在大街上远望,发现宣城小如弹丸,而建康则如庞然大物,你们可曾发现其中的玄机”

温峤得意的卖关子,郗鉴摇头不语,桓温对宣城太熟悉,确实如此,但从没想到这里还有什么名堂。

而王导则颇为自矜,笑而不语,没有点破。

“这就得益于建造者的匠心独具和辽阔胸襟。众所周知,江南川泽纵横,州郡陆地相对狭小,和中原相去甚远。如果也像洛阳长安一样道路笔直,阡陌通畅,则一眼便能看至尽头,觉得帝都不过如此。”

见众人频频点头,温峤说出了答案

“而现在的建康呢,街巷众多,纡曲回环,道狭而深,若不可测。若是不明就里的宣城人来此,一定会惊叹京师宽广无疆,其实大小和宣城差不多。”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确实是这样的

“温儿,你知道建康城是谁的手笔”

桓温稍加思索,有了答案。

“一定是太傅大人的手笔,正如这庭院一样,从外面看,乌衣巷并不是很宽,从高处看,府邸并不宏大,可是走上一圈,背上却汗涔涔的。这和建康城异曲同工,所以说,一定是太傅的大手笔。”

王导噗嗤一声,绽开笑容“见笑见笑,这点也瞒不住诸位。”

然后一指桓温,夸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观察细致入微,思路清晰透彻,浑身上下洋溢着幼虎之劲,桓太守教子有方,令老夫羡慕”

桓温冷不丁被这几句赞赏熏得晕头转向,腼腆地低着头,对这位遭受庾亮排挤打压的老太傅竟又产生了好感。

而且他还深有感触,建康城的深邃和王府的迂曲,恰如王导高深莫测的城府和细腻入微的心思

乌衣巷的饮宴,很快传到了青溪桥。

“伯父,听说郗刺史去乌衣巷饮宴,两家要结为秦晋之好。”

庾亮下值回到府里,庾希马上禀报了此事。

“难怪郗鉴几次对我新政指手划脚,原来是为他的亲家打抱不平,巴不得我的新政也胎死腹中,真是可恶”

庾亮以为郗鉴早有预谋,因而愤愤不平。

庾希还稍稍理智一点,说道“可是侄儿觉得郗鉴为人还算公正,不至于千里迢迢往返京城就是为了给新政抹黑吧”

庾亮恼道“怎么不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真照他们那样做,派兵包围历阳,苏峻还以为我出尔反尔,不讲诚信。苏峻呢,一定以为是被朝廷愚弄,战火很快就重燃。咱庾家什么都能应付,就是不允许开战,因为无论胜败,损失的都是庾家”

说起权谋,庾亮也有自己独到见解。

“朝廷败了,结局无非两种。要么苏峻大权独揽,那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要么篡位自立,司马皇室被取而代之,我庾家就是无本之木,还是没有好下场。”

庾希问道“那咱家就一点胜算也没有吗”

“伯父我强在谋略和手段,唯一欠缺的就是统兵作战。而要消灭苏峻,必须要靠武将,这时候已经被冷落的陶侃还有郗鉴就会重新炙手可热,说不定姓王的也乘机会冒出来。”

对侄子,庾亮没有文过饰非,非常坦诚。

“希儿,你想,军饷是尚书台出的,而战功都是他们的,咱们出力不讨好,一无所获。不仅破坏我的新政,恐怕尚书令的位置都保不住。你说,我怎会容忍战火再起”

“伯父高瞻远瞩,侄儿受教。”

“其实郗鉴此人,还有那个跟他爹一样犟的愣头青桓温,他们所言也有点道理,但伯父就是不能答应。他们所说的,我必须要反对,但他们话语背后的道理,可以悄悄的采纳,为新政裨补阙漏。”

庾亮这一招,也蛮高明的

“为此,伯父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待八月底摆平历阳之后,再酝酿一个新招数,彻底让郗鉴那厮的担心成为多余。”

“高啊,伯父明驳其言,暗用其计”

“希儿,庾家大业需要每一个子弟竭尽所能,所以你们今后都要研习兵法,多到军中历练,争取早日能培养出几个良将。手中没有兵权,总归心里不踏实”

庾亮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他费尽苦心钻研的下一个招数,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彻底打翻了自己这艘小船,大晋的破舟也几乎倾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