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236章 年轻真好

大宋悍臣 第236章 年轻真好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二天一早。

司马池便急匆匆到了府衙,与知府刘烨说了他昨天与宋煊的对话。

刘烨对宋煊的了解,也是从钱惟演复述神童晏殊的书信得知的。

宋煊是一个难得的青年才俊,将来必成大器之类的。

反正夸一夸,又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司马池与刘烨说完之后,他便陷入了沉思。

因为宋煊本就是出身农家。

他能有这番见识,足以说明曾经也是个神童,但是被家里人给耽误了,没有参加童子试。

走晏殊那条路子,否则早就在官场上历练一二了。

说不准小时候他还能陪着官家读书呢!

“你家那小子怎么想的?”

见刘烨询问,司马池也颇为自得的摸着胡须道:

“他是赞同宋十二的话的,因为犬子对于军事方面是一窍不通。”

“哎,春秋里也是记载打仗之事,否则关云长如何爱读春秋呢?”

刘烨打趣了一句,司马池嘴角勾起,倒是没多说什么。

反正这种机会,宋煊判断是对的,若是能够抓住,对于刘烨这个河南府知府还是挺值得一试的。

就看他有没有这种勇气!

但是司马池显然是小看了刘烨,大宋官员的胆子还是足够多的。

于是知府刘烨随即点头道:

“宋十二的判断,是可以试一试,总归对于商户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不仅能够提升税收,还能间接增加一点织工的工钱,是好事啊!”

因为电光火石之间,刘烨觉得晏殊在应天府的政绩做的那么好,是不是宋煊也给他背地里出了不少力啊?

毕竟一些合适的主意,许多人当官之后,都想不出来的。

科举考试是科举考试。

但当官,不是科举考试!

你考的好,不一定能做的好。

“刘知府所言是极,此事应该抓紧办,毕竟战机稍纵即逝啊!”

“不错。”

刘烨立马就回去开始写文书,顺便让司马池叫一帮本地丝绸大户过来,他先探探口风。

这件事,那些商户一般不会有如此先知先觉的。

宋煊在洛阳的太室书院住下。

他们五个人正好一间房。

就这住宿条件,宋煊怀里抱个竹夫人。

要不然真的不容易睡着。

“十二哥。”

张方平带着一堆人当即跑进来:

“可算是盼着你来了!”

吕乐简也是哈哈大笑:

“就是就是。”

“我等还以为你不来了!”

宋煊瞧着几个好友,便也不在废话。

他慢悠悠的起床,开始洗漱,一边回答他们的问题。

反正就是家里有事,被祖父拉回乡里狠狠的炫耀了一阵,这才让他们先行。

就这,宋煊还是赶回宋煊参加了自己手下计豪的成亲典礼,上了份子钱后,他才又赶回家乡,继续充当吉祥物。

毕竟过年都不露个面,宋煊考中解元了还不露面,旁人会怎么想宋家?

今后还能不能在老家宁陵县立足了!

反正本来挺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宋家目前太需要涨涨威风了。

这么多年第一个考中解元的,必须得狠狠的炫耀一二。

当然宋煊听了不少恭维话,也有人会背地里嚼舌根子的。

考中解元又不是考中状元之类的,如此张扬作甚?

“这太室书院如何?”

“卧虎藏龙。”

“有厉害的人。”

“把我们都给辩倒了,就等着十二哥救场,扬我应天书院的神威呢。”

“对对对。”

“噗。”

宋煊吐出刷牙的沫子,又仔细漱口。

对于他们这些话都不带信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许多地方都有天才,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流动性很小。

大家能够遇到做对手,也就是去东京城参加省试。

就这还阴差阳错的兴许遇不到呢。

诸如名声也起来的欧阳修。

“甭说这个那个的了。”

宋煊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

“先去听课呗,这里有没有卖早饭的?”

“书院门口有摊子,太室书院可不跟咱们书院似的,有饭食供应。”

王泰吐槽了一句,便没有多说什么。

自从在应天书院考出来,又交了一帮朋友。

反正他是处处看不上其余书院的。

如今的“集体荣誉感”已经被激发出来了。

特别是被本地书院学子给辩论辩输了之后。

王泰特别想要找回场子。

千盼万盼当中,宋煊总算是来了。

他觉得太室书院学子被辩倒的日子,也终于到了。

故而王泰等人自是高高兴兴的随着宋煊去书院外吃早饭。

而这帮外乡人欢快的叫嚷声。

自是引起了本地书院学子的注意力。

“莫不是他们一直念叨的应天府解元宋煊,宋十二来了?”

“瞧他们这幅模样,应该**不离十。”

“好啊,倒是让我瞧瞧这宋解元有什么了不起的。”

宋煊吃完饭后,专门去了为游学学子准备的教室,听着老师的讲课。

待到下午,便是有自由行动。

积压已久的应天书院学子还没等主动出击,便有尝到甜头,踩着应天书院学子扬名的太室书院学子主动应邀前来辩论。

毕竟他们应天书院最大的底牌。

解元宋煊来了。

若是能把解元给辩倒,对于自己扬名那也是极好的。

如今大宋有没有什么民间报纸之类的,帮你传播名声。

最重要的还得是口口相传。

你一直闷头读书,什么都不做。

凭什么大家闲聊天的时候,要说你的名字?

再加上不少人也没有那个诗才,只能踩着别人的名头传播自己的名头了。

宋煊一来,应天书院最大的底牌到了。

此时不辩论,更待何时?

“阁下所论,不过是井蛙语海,夏虫语冰。”

“圣贤书是拿来明理的,而不是用来背的。”

“且先回去好好想一想吧。”

听了宋煊的话,太室书院学子脸上热汗直流,但依旧保持基本的礼仪退了下去,不像上一个被宋煊给气晕过去。

“好!”

吕乐简依旧是看热闹不嫌弃事大的性子,大声鼓噪着:

“还有谁?”

一连三场辩论,宋煊是场场不落,全都给他们斩落马下。

如今士气正盛,宋煊走回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自己的竹筒喝了几口润润喉。

王泰颇为谄媚的给宋煊扇着扇子。

如此扬我应天书院的名声,定是要把这些日子掉在地上的面子,一点一点的全都捡起来。

面对吕乐简的询问,太室书院学子们倒是没有再上前去。

这三场辩论,那几个擅于辩论的学子,被宋煊说的几乎没有什么反抗之力。

相比于他们只靠着书本上学来的道理,听起来那么假大空呢!

站在人群当中的梅尧臣瞧着意气风发的宋十二,他心中暗暗赞叹着:

“大丈夫,当如是也!”

可惜目前他只是一个没钱科举,来旁听之人。

哪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呢?

可在场的哪一个学子,不想要感受全场崇拜的目光呢?

若是自己也能像宋十二一样即使赢了之后,也是如此云淡风轻的模样。

仿佛就该如此!

三场辩论,文彦博也是一丁点都没有落下。

他眉头紧锁,对着旁边的高若讷小声道:

“此人诡辩之术极为厉害,甚至设置的陷阱我当时也没想明白,直到他讲出来我才恍然大悟。”

高若讷连连颔首:

“确实如此,但不得不承认,自从宋十二参与辩论后,事情变得越发有意思起来了。”

“不知道太室书院还有没有人敢来主动挑战的。”

“以前听的一丁点意思都没有,仿佛两小儿辩日似的。”

“急什么。”

文彦博不慌不忙的道:

“太室书院那几个成绩优异靠前的学子,都还没露面呢,咱们接着看戏便是。”

“对对对。”高若讷双手背后:

“不过我觉得宋十二所讲的话当真有意思,若是能够用在科举考试的策论上,也是可以的。”

“嘶。”

文彦博倒吸一口凉气,他没想到这个问题。

若真的如此,足以见识到宋煊的知识储备量有多高。

那张方平过目不忘的本事,他早就领教过来了。

文彦博本以为张方平读的书就够多的了。

未曾想还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文彦博觉得宋煊读的书,怕是比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多。

否则那些用典之事,他也不会轻易的信手拈来。

年轻的富弼也是被辩论所吸引,他站在人群当中,毫不顾忌人多流出的热汗,而是仔细思索宋煊的话。

其中说的确实特别有道理,发人深省啊!

如此人才,自己理应上前去认识一番。

所以待到辩论结束之后,富弼便挤过人群,主动上前与宋煊搭话。

“可是应天书院,十二郎?”

宋煊放下手中的竹筒,见一个面相姣好的年轻人询问,遂点点头:

“正是在下,你也是来辩论的?”

“不是,我是想要与十二郎认识一下的。”

富弼主动自我介绍:“在下富弼,字彦国,洛阳人,久闻大名。”

“富弼?”

宋煊重复了一句。

他是被范仲淹评价为王佐之才。

范仲淹拿着富弼的文章交给王曾、晏殊二人看,他们都觉得好,以至于晏殊看完后,直接把女儿嫁给他。

待到宋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当即建议富弼立马去参加走仕途,如此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

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

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

应试人的资格,初无限制,现任官员和一般士人均可应考,并准自荐。

后限制逐渐增多,自荐改为要公卿推荐;布衣要经过地方官审查;御试前又加“阁试”。

富弼自此与范仲淹是世交,后期是范纯仁给富弼写的墓志铭。

如今的富弼还没有成长起来,并没有获得范仲淹的赏识呢。

富弼还没有前往应天书院游学。

宋煊反应了一会这才笑道:

“久闻大名,在下宋煊,行十二。”

“啊?”

富弼并不觉得自己名声显耀,此时的他还没有被文学大家穆修以及范仲淹称赞,成为“洛阳才子”。

所以此时的富弼对于宋煊一句久仰大名,也是极为诧异。

“哈哈哈。”

宋煊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方才咱们两个初见,你富弼便如此果决且与人说话都极为有礼貌,若不是腹有诗书,怎么敢主动一个人上前来与我搭话?”

“故而我断定,你富弼不久后也定然能够名动洛阳!”

听了宋煊的话,富弼依旧是极为矜持的行礼道谢。

无论是布衣还是官员,富弼都是一同对待,绝不会因为身份尊贵活低贱就双标对待。

但是宋煊主动给富弼扬名,这件事着实是突破了富弼自己的料想。

因为他就是在场下觉得宋煊是有真凭实学的,想要与他结交一二。

当真没想到宋煊会如此吹捧自己!

众人看见这一幕,也是大为惊讶。

想不明白宋煊为何会对这个叫富弼的学子这般态度?

“正巧我也累了,不如一同出去吃个晚饭。”

富弼连忙应下,于是宋煊直接带着人走了。

吕乐简自是尾巴翘起来了,得意洋洋的大笑一阵,吹捧了几句宋煊,无论是辩论还是诗词尽管来。

毕竟先前宋煊的诗词他们也是传唱过,故而太室书院的学子并没有想着在这方面去挑战宋煊。

反倒是在辩论上,前期确实占到了便宜,但是宋煊一来,这种事便再也占不到便宜了。

文彦博站在角落里,瞧着宋煊带着刚认识的朋友富弼离开,一时间有些叹息。

他也有神童之称,但是做事并不是当即挺身而出,而是喜欢思虑全面后,先维持体面,然后有了万全准备再选择出手。

不会选择当时激化矛盾。

这也是文彦博如今瞧着几个高高兴兴的离开,故而在此叹息。

“宽夫,你何故叹息,宋十二在此游学,定然还会有机会的。”

高若讷却是不以为意。

宋十二固然有学识,但有些锋芒毕露了,不符合他们二人的处世思想。

同这样的人交朋友,风险是很大的。

朝廷那些人是不会喜欢锋芒太露的后辈,宋煊如此性子将来进了官场,不一定会被如何“磨砺”呢!

但是富弼却是不以为意,他满心欢喜的跟着宋煊一同出了太室书院。

交朋友嘛。

总是要大吃大喝一顿,增进感情。

至于王珪与王保二人则是围着那匹马使劲呢,想要骑乘一二。

如今牵着马出去找人教一教,甚至寄希望有没有兽医之类的。

“富兄,今日实在是高兴,你这个本地人可得给我们找一家本地最好吃的店子去,反正花费由吕乐简出。”

“哎,凭什么我出?”

宋煊瞥了他一眼:“就因为你仗势欺人,给我们应天书院惹麻烦,咱们是来这里游学,可不是踩着谁脑袋来了。”

“就是。”

王泰虽然也觉得出了极大的恶气,但并没有想着要去奚落他们一通。

毕竟大家还要在这里厮混一段时间呢,没必要把关系搞的太僵。

“必须得你来出钱。”

宋煊说话,吕乐简也不在多说什么,反正自己出就自己出。

这么些人吃不了多少钱。

富弼对于应天学子如此吵闹,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真不错。

而且纵然是王泰、吕乐简这种家世好的学子,也都服气宋煊。

可见他在应天书院,想必也是领头羊的存在。

“此事交给我。”

富弼他爹也是当官的,如今在外地为官。

他在洛阳读书,家里又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平日里生活简朴,他也不会极为奢侈。

然后在富弼的带领下,便来到了一处小摊子:

“这便是有名的洛阳锅贴,据传是太祖皇帝来洛阳时赐名的。”

吕乐简瞧着富弼,见他没有故意给自己省钱的意思,大感意外。

因为他早就准备好了大出血一趟。

反正宋煊也来了,自己没钱直接吃他的就行。

“我吃遍洛阳城的锅贴,唯有这里好吃。”

“好,便听富兄的安排。”

宋煊倒是不挑,毕竟这锅贴得舍得放油:

“坐坐坐,今天就尝尝太祖皇帝都称赞过的锅贴。”

众人见宋煊都坐下来了,遂又拼了两个桌子,围坐起来。

趁着掌柜的去做锅贴的时候,几个人都相互介绍了一番。

尽管王拱寿与鱼周询与宋煊同宿舍住,但张方平等人也只是以为凑巧罢了。

毕竟太室书院又能有多少资金,让学生们单独居住呢?

甚至连夫子都是两个人一间房的。

待到众人全都介绍完了,张方平立即迫不及待的询问:

“十二哥,你接下来是一心辩论,还是想要到处逛逛?”

“辩论能有什么意思,反正也都是空谈。”

富弼再次高看宋煊一眼,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把别人都吹捧的辩论放在眼里,反倒是觉得是小道。

“我准备去看看爬一爬老君山、游览一下洛阳八景。”

“啊?”

宋煊所言的老君山富弼还能知道,但是这洛阳八景他确实未曾听过。

“十二哥儿,莫不是被人给诓骗了,洛阳哪有什么八景啊?”

听了富弼的反问,宋煊也是一时间怔住了。

“是啊。”包拯也略感奇怪:

“我等比十二郎先到洛阳,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众人都看向宋煊,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我听我那死去的师傅讲过洛阳八大景:

一、龙门山色二、马寺钟声三、金谷春晴四、邙山晚眺五、天津晓月六、洛浦秋风七、平泉朝游八、铜驼暮雨。”

“完全没听说过啊!”

张方平摇摇头,若是早就有这洛阳八景,他们都不用进入洛阳城,便能听人说起这些名字。

“嗨。”

富弼忍不住拍了拍巴掌,笑着对宋煊道:

“十二郎的师傅当真是大才,给这些景色取了个好名字。”

“其实说白了,要么就是寺庙,要么就是断壁残垣,要么就是坟头子。”

“至于最后一个我想应该是本地最大的北市,叫做铜驼陌,不过随着战乱,再也不见以前的盛景了。”

富弼想了想随即又说道:

“听起来也是个好去处,但是根据十二哥儿方才的描述,还是需要特定的时间去逛逛,否则不到那个点,怕是看不上那种景色。”

宋煊在那里挂持着筷子:

“反正来太室书院,我觉得就认识认识新朋友,然后游览西京洛阳,之后我就要赶回南京了。”

“范院长只给我留了一个月的时间,还包含往返,所以这洛阳八景,该看就要看。”

富弼倒是没想到宋煊来游学会是如此急匆匆的。

“倒是都不远,几天便能看完,耽误不了十二哥儿的行程。”

“好。”

宋煊笑呵呵的应了一声,张方平等人倒是也明白宋煊作为应天府解元,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了。

回去之后还是要仔细温习功课的,兴许便是奔着省元去的。

就在他们几个在摊子上吃着锅贴的时候。

太室书院终于是有学子去找了刘几。

“刘兄,如今我太室书院的风头,全都被应天书院的宋煊给抢去了,你也该站出来为我太室书院正名啊!”

刘几他爹是知府刘烨,平日里他也不会仗着这个关系在书院胡作非为。

甚至一直都在书院当中苦读,很少回到家中。

此时他听到同窗的传话,再次翻开书页:

“辩论什么的多没意思啊,赢了也不会让你在科举考试当中排名更加靠前。”

“诸位勿要把心思全都放在小道上,待到来年参加省试才是正解。”

“若是你们在省试当中的排名比宋煊那个应天府解元考的还要靠前,岂不是比此时辩论得过他,更能扬名?”

听着刘几的反问。

几个气冲冲的来寻刘几找宋煊复仇的学子,登时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他说的事。

自己能有几分把握在省试当中考过宋煊?

眼前辩论,是辩论不过他的。

若是论作诗,大抵也是没有什么机会。

人家那诗才,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追得过的。

就算是参加省试,那更是各府州的人才齐聚东京,共襄盛举,最终只有少数人才能通过省试,进入殿试。

就算进入殿试当中,那也不一定能够考中进士。

一时间几人都不言语了。

反倒是刘几再次宽慰,让他们好好温习功课为主。

人家远道而来,便是客人,如何能够总是想要压制客人呢?

刘几他自己个就不是个喜欢争斗之人。

所以也懒得参与这种事。

几个人从刘几这里退出来,又心有不甘,随即商议一二,决定去找神童王安仁。

“他一心只知道读书,并不合群,我等去找他,能行吗?”

“是啊,别什么事都做不了,反倒是被他给奚落一番。”

“事已至此,不试试如何能行?”

于是众人连忙去找神童王安仁。

随着宋煊一连三轮辩论全胜后,太深书院的学子们便老老实实的再也不叫嚣了。

他们总算是清楚的知道,他们与解元之间的差距。

人家不光是考试考的好,就算是读书那也差不了。

宋煊便几日全都在洛阳城游玩,不得不说芒砀山当真是有太多的坟墓了。

他站在山头往下望着,站在不知道是谁的祭坛上,一时间感慨万分。

“十二哥儿,我们来早了。”

富弼同样奔着下面望去,不等他们发问,便解释道:

“唐宋以来,每逢重阳佳节,上邙山游览者络绎不绝。”

“傍晚时分,暮色苍茫,华灯初上,云烟缥缈。”

“大家站在峰顶远望,但见周围群峦起伏,山川秀美,城郭巍峨,宫殿宏丽,顿觉心旷神怡。”

“哈哈哈。”

众人听着富弼的描述,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当你站在山峰之上后,很难不会变得豪迈起来。

“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

“我听人言,要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是这样吗?”

听着宋煊的询问,富弼连连点头:

“便是如此,从东周以来至今,无数人都葬在这里,大部分都是王侯将相的坟墓。”

“除光武帝刘秀原陵,北魏孝文帝等赫赫有名的帝王外,伊尹、吕不韦、班超、狄仁杰、杜甫、白居易等名人也都葬在邙山一带。”

“人常言邙山无卧牛之地,十步一冢,但是多数墓主人的身份已然不得而知。”

宋煊再次眺望芒砀山的美景,随即点头道:

“不知道埋了多少王侯将相,全都成了一抔土。”

“一抔冷土掩风流。”

富弼笑了笑,他也是看过宋煊的石头记的,虽然觉得没什么意思。

宋煊倒是没在意,他继续瞧着洛阳美景:

“我看夜路难行,我等今夜欣赏美景后,就住在此地,开始生活弄点东西过夜吧,明天一早在下去。”

“好。”

团建这种事,在张方平等人看来,早就该搞了。

尤其是在异域他乡,大家聚在一起,就算是睡在坟头上他们也不会害怕。

众人大呼小叫这,也不枉费劲在北市里买了不少玩意,用来过夜以及果腹。

王保是第一次参加,尽管他背了不少玩意,但是始终是不理解,好好的福不享受,在这荒郊野岭,遍地坟墓的地方过夜是什么心态。

尤其是这些读书人一点都不害怕,反倒是个个都很高兴。

“王哥儿,这是何意?”

王保在一旁捡着柴火,直接问出了心里的意思。

“读书人嘛,都这样,不用管,你只管一会填饱自己的肚子就行。”

“好好好。”

王保一听填饱肚子四个字,便是满心欢喜。

自从跟着十二郎后,从来没有饿过肚子,只有吃撑的时候。

他现在还有些无法适应,一天吃三顿的生活习惯!

如此也是让王保不会顿顿都吃撑了,而是吃个七八分饱,留下下一顿再吃其余好吃的。

……

宋煊进了洛阳城以及近几日做的事,便全都汇总到钱惟演这里。

毕竟是得了好友晏殊的招呼,钱惟演对于此事也是极为上心的。

否则待到宋煊回去,晏殊问他,自己招待不周,还如何能够让晏殊帮自己说说话,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

相比于晏殊主动犯错离开中枢为官。

钱惟演他自己个是真的想要进入中枢,奈何一直都没有机会。

就算他与刘太后的前夫结成姻亲,这件事也没有办成。

刘美娶的可是他这个王孙之后的妹妹。

要是放在以前,龚美他一个走街串巷的银匠,就算天下掉馅饼,这种好事也轮不到他的头上。

可机缘巧合之下,大宋官场许多想要进步的官员,都要去主动巴结“刘美”这个刘太后的兄弟。

谁让刘太后她自己个家族势力几乎没有,只能提拔前夫哥作为自己的娘家人呢!

要不是前夫哥带着她来东京讨生活,如何能离开四川,遇到真宗皇帝?

故而刘太后对于刘美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

钱惟演看清楚了宋煊的各种消息,从司马光那里买病马,到太室书院辩论,如今正在到处游览洛阳城。

当真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主。

不过也对,他宋十二若是个安分孩子,想必也不会入了神童晏殊的眼。

“罢了,明日便招他们前来参加宴会,正好称一称他的诗才,若是真如晏殊那般,帮他扬名也好。”

钱惟演便差手下人给太室书院的院长去个口信,让他把前来游学的学子以及书院的优秀学子都叫来热闹热闹。

反正也快重阳佳节了,就算是提前过节。

……

宋煊毫不知情钱惟演决定举办宴会之事,就是为了给他扬名。

此时他正在不知名坟头讲聂小倩的故事。

毕竟主角是书生,大家更有代入感。

富弼虽然觉得是假的,可就是这环境趁的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整个大宋境内,怕是没有比北邙山坟头更多的地方了。

长安帝陵那里,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被埋进去的。

“十二哥儿,别讲了别讲了。”

吕乐简最先遭不住了,毕竟女鬼吸阳气这个操作,他都感觉自己肾痛了。

“哈哈哈,你怕什么。”

王泰忍不住调侃道:“难不成真以为女鬼会来吸你这个阳气不足的人来?”

他环顾一遭,指了指王保道:

“要吸也是吸他这个血食,阳气更足。”

“真的吗?”

王保有些意外,这种事他竟然能够排在一旁读书人前面。

“哈哈哈。”

对于王保的真心询问,众人忍不住全都狂笑起来。

有了这么一个打岔,众人便没有心思在听这种鬼怪故事。

幸亏带了艾草,要不然在外过夜,就等着被吸成血包吧。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北邙山这里葬的坟墓太多,或许是聚气,倒是凉爽的很,蚊子不算多。

宋煊瞧着那些土堆,倒是没有起鬼火的。

“十二哥儿。”

富弼主动过来询问:“明日咱们回去,去哪?”

“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二,后天再做计划了。”

宋煊靠在包裹上:“富兄为何没有参加科举啊?”

富弼也是躺在草地上,瞧着天上的星星: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实力不足,还要好好磨砺一二。”

“特别是西昆体,我并不是很擅长。”

富弼早年间并没有作诗,多是为官以及退休后,才有时间去作诗。

“原来如此。”

宋煊也是长叹一口气:

“西昆体作为科举考试评判标准,实在是过于鸡肋,若是我为官后,定要改变科举考试的模式。”

富弼诧异的瞧了一眼宋煊,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科举制度这件事。

毕竟从大唐传下来的,而且大宋的科举考试又相比较大唐有着极大的进步。

至少不再是那些世家大族手中的工具,必须要选择给他们当狗,才能有机会为朝廷效力。

那么多年的积压,一下子被黄巢给杀的干干净净的。

“十二哥儿倒是真的想要为天下学子谋取福利,若是能够改观,定然能够让大宋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制度虽然要改,但是我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取代这科,至少不要把诗赋作为主要评判手段。”

富弼瞧着星星眨眼,也是笑了笑。

这便是他欣赏宋煊的地方,提出问题后,还要细细思索想出解决办法。

并不是如同其余学子一样,只会空谈。

光是这一点,便是许多人都无法追上他的思维的。

“不知道天生五年的省试与殿试,十二哥儿有没有把握?”

富弼脸上带着期许之色:“若是能够改变科举的制度,那我定要好好去参加一二。”

“那你想的过于美好了。”

“哈哈哈。”富弼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是啊,你就算考中状元,也不会是多大的官,我可等不起。”

“富兄不如找机会去应天书院游学一阵,我观太室书院并没有名师。”

“你到了我们应天书院,见到范院长等人,兴许能够在功课上更上一层楼。”

“嗯。”

富弼也早就暗暗打定主意了。

应天书院能够培养出诸如宋煊等一批优秀的学子,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自己应该找机会去瞧一瞧。

他是听过范仲淹的名字的。

当年范仲淹来洛阳游学,是与富弼他爹有过交往,但是并不深入。

“十二哥儿,你那三国演义还有多久才能写完?”

富弼又想起这件事来:“我猜测接下来刘备的势力要由盛转衰了。”

“后三国啊。”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倒是悲壮的很。”

富弼是读过三国志的,他不知道宋煊会如何继续往下编。

因为有些人的事,并不是在某些人身上发生的,甚至没有的事也都安在了某人头上。

富弼能够理解,毕竟这种是嘛,并不是完全依照历史的模样写的。

在北邙山上夜睡,大家还是头一次。

待到众人渐渐睡去,吕乐简猛地被尿意惊醒,他瞥了瞥周遭,打了个寒颤。

“王兄,能否陪我如厕一二?”

王保倒是没有着急睡,他与王珪约定互相守夜。

避免被什么野兽袭击。

“可以。”

王保站起来,借着火光显得越发高大,仿佛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

吕乐简顿时觉得还不如不叫他。

好在吕乐简并没有叫嚷一二,只是黑暗当中踩断了枯骨,吓得他蹲在在地,又捡起枯枝,借着微弱的亮光一瞧。

竟然是白骨。

吕乐简当即大叫一声,随即倒头就睡。

王保连忙把他拉了过来,想要给他两巴掌弄醒。

反倒是被宋煊给止住:“你此时弄醒他,他一夜都要睡不着了。”

“十二哥,他当真没事吗?”

“嗨,年轻人睡眠质量就是好,倒头就睡,不必管他!”

几个人都不理解宋煊的话。

第二日一早,众人呼啸着下山。

要赶早去吃那锅贴,然后再去书院睡一觉,回头去澡堂子洗澡。

等众人嘻嘻哈哈回了书院。

宋煊便被书院院长叫了过去,大抵就是西京通判钱惟演发出宴会的邀请,希望众多优秀的学子前去,共襄盛举。

“钱惟演?”

宋煊轻微颔首,他听曹利用说过此人,便也明白这位是西昆体的大家。

“多谢院长,今夜我等一定空着肚子前去赴宴。”

“哈哈哈。”

院长大笑着让他离开了,毕竟身上的草籽还没有全都消失。

这帮人刚从北邙山上下来。

“哎,如此贤才被范仲淹先发现了。”

太室书院院长摸着胡须叹息道:

“我京洛贤才也有不少,奈何不是无心扬名,便是年纪太小,找不出来几个诸如宋十二那样的伶俐人呐。”

随着院长的感慨,宋煊回到宿舍之后,便告诉他们晚上去赴宴的事。

反正钱惟演组的局,不吃白不吃。

人家可是吴越王的后代,家大业大的,指定不会靠着那点俸禄过日子。

“这么说咱们就去吃他的喝他的?”

“哎,方平,如何能这么直白?”

宋煊缓了一会才笑道:

“你说的对,我等养足精神,中午空着肚子,直接赴宴,吃他个天翻地覆的,说实在的,我还从来没有参加过王孙的宴席呢。”

他转头又对着鱼周询与王拱寿:“到时候大家同去,见见世面。”

“十二哥,这好吗?”王拱寿是有些不想去的:“毕竟没有宴请我们。”

“你也是来游学的,自是在名单之内,更何况考入应天书院对于你而言,那也算不得难事。”

宋煊让他不必过于介怀这种小事,反正大家都是过去见世面的。

“好,便依十二哥所言。”

王拱寿应下之后,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自是没有老谋深算到喜怒不流于色呢。

“睡了睡了。”

宋煊说完便直接躺在床榻之上睡着了。

鱼周询忍不住笑了几声:“年轻真好,倒头就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