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极品渣男[快穿] > 第220章 Z《支教老师1》孵蛋的野鸡骂骂咧咧…

啾啾喳喳的鸟叫声阵接着阵,数十百汇聚团,乱乱糟糟,于心情烦躁的人来说,有呱噪得讨人嫌。

可于心情好的人来说,却颇有几分使人心旷神怡的野趣。

自高空俯瞰,这是一片沟壑纵横、黑绿混杂的大地,起伏的山脉深壑似狰狞的伤疤,又如趴伏着的巨大蜈蚣,整体上呈东西北东南的走势。

山脉高处似一条窄细的小道,走在上面都会担心来一阵大风就能把人刮下深渊的那种。

可这纵横的悬崖山壑间,却有人像卑微渺小的蚂蚁,世世代代生活其中。

清晨,雾霭茫茫,沉淀了夜的水汽从土壤、植被、岩石上剥离,随着时间缓缓地升腾。

山腰某处森林中,处半枯半荣的树旁,凌晨四点多就打着手电筒掩藏浑身气息,悄没声息摸到此处潜伏在一丛灌木后的楼岚终于等到了那只鼯鼠,连忙动作轻缓地调整好摄像机的焦距,凝神认真拍摄。

鼯鼠,也称飞鼠。

面似狐,眸似猫,嘴似鼠,耳似兔,略短圆。脚爪嫩嫩,有蹼,似鸭,尾巴则和松鼠差不多,略带蓬松似小伞,大小似小狗,大部分腹部雪白,其余部位呈灰黑色。

不过楼岚等的这只却是少见的浑身雪白,丝杂色也无,双眼睛也是黑溜溜,透着清澈灵动。

这是楼岚过来后,趁着周末学校没课,来山里走拍风景时无意中发现的。

镜头里,飞鼠从自己栖息的树洞里钻出来,站在外面作为平台的枝干上,是机警地转动着黑豆似的眼睛,鼻子连通胡须动了动,双短圆可爱的耳朵也或左右或前后的转着。

确定周遭没有异常,飞鼠这才惬意地舔了舔爪子,而后憨头憨脑地开始了晨起的洗漱用爪子洗脸。

对人来说,它是在洗脸,颇有人的习性。可实际上它不过是在为自己的生存增添一分保障。

清洁皮毛,可以保持洁净,防止虫类寄生的同时,还能防止自身散发出过的体味,让捕猎者察觉跟踪。

另外,对脸部及胡须的揉搓清理,可以更好的保持面部神经的灵敏度,胡须也是它们寻觅食物躲避危险的好帮手。

无论如何,清晨弥漫着白茫茫稀薄雾气的丛林间,只雪白可爱的毛茸茸双足人立而起,站在古朴苍劲的古树上给自己洗脸,这样的画面,绝对是能戳中无数网友萌点的。

树干上,飞鼠做完了清洁,左右张望番,似选定了今天要去觅食的方向,原地搓了搓脚丫子,而后展开翼膜,自高处跃,便滑翔着消失在树林间。

楼岚并没有继续追踪,而是查看了下自己拍摄的内容,确定足够剪辑出一期质量上等的视频了,这才翻身爬了起来。

他也不急着离开,而是直奔那棵大树下,绕着转了圈,边顺利找到了刚才那只飞鼠的私人领域茅厕。

飞鼠惯于筑巢于树洞或崖缝中,早晨黄昏时刻活动频繁,喜欢单独生活,主以树木果实种子、嫩芽嫩叶昆虫等为食。

它们行动敏捷,善于攀爬和滑翔,却一直有“千里觅食处便”的习性,有固定排泄粪便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又通常是在它们筑巢的附近。

之前楼岚也是依靠这点找到这只雪白飞鼠洞穴的。

飞鼠的粪便又名“五灵脂”,并没有刺鼻的臭味,反而有种异香,般用于活血化淤。

因为产量较少,在市面上售卖的价格算是比较贵的。

这不是来都来了嘛,带回去让校长有机会拿去卖了换点钱,还能给学校的孩子们添几块肉解馋。

掏出进了山就直接显示“无服务”,只能当手表用的手机看了,已经早上六点多了。从这里赶回去还要个多小时,楼岚不敢再耽搁,把周围被自己破坏的痕迹都快速清理了番,而后背着摄像机提着装“五灵脂”的塑料袋,挽起裤脚涉水离开此处。

回去的路上秉持着“来都来了”理念,又凑巧偶遇了趁着春暖花开下蛋孵崽的野鸡,边顺了窝鸡蛋回去。

末了还对扑腾着翅膀骂骂咧咧跑掉的肥美麻点儿野鸡抹了抹口水。

虽然在山里偷偷吃只野鸡野兔,只要不傻叉到自己拿去网上炫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可楼岚身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现在还担任着落虹小学十六名小学生的任课师,绝对不能这么干。

话说回来,原主想当网红想疯了,与落虹村小学取得联系即将奔赴山区支教时就孤注掷,将本就微薄的积蓄全用来买了台索x摄像机以及套网红直播设备。

背着堆不能吃不能啃的玩意儿一路历经艰险,好不容易才爬上悬崖村后才发现,山上根本就没信号

村民们就连想收个短信打个电话,都得举着手机努力人工搜索信号

于是原主又负债累累买了台野外信号增幅器。

所以楼岚这会儿可以说是标准的“负代”,连饭都要厚着脸皮蹭学校大锅饭的那种。

昨天是月中,落虹村小学的学生们一个月里只有月中和月末才回家一趟,学校里没了学生,校长更是舍不得用油加盐,让楼岚过来就跟着吃了两天的白水煮挂面。

还不好意思把自己吃不下去的生理反应表现出来。

揣着鸡蛋,楼岚路往回赶。

落虹村小学位于蜀地靠近高原板块的诸多“伤疤”里个毫不起眼的雀儿山半山腰上,别看山的名字小巧可爱,小巧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山脉而言。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却是要几代人腰上拴着藤蔓,拼得头破血流丢了性命才能凿出一条山道的险峻高山。

落虹村是最靠近这个学校的,却并非就挨在一起。

或者说,落虹村小学是独立在这座黑色冷硬的大山中间一处小小凹槽里的。

这里既是山上孩子们四年级以前唯一的学校,也是上下山的村民唯一可以中途歇歇脚留宿一夜的中转站。

沟壑纵横的山里,平坦的路最是稀少,更多的不是爬山就是渡河。

好在楼岚这次去的地方就是半山腰往下点点的森林,回去时只需要爬半个小时藤梯便可。

穿过片树林,路上还遇到了几名背着山货要下山换钱的山民。

山上也就七十多户人家,小学里新来了位时髦的大学生师,虽然知道这位师大概也就跟以前那些样,只留十天半个月就要走,这憨厚淳朴的村民见了楼岚,还是神态拘谨地笑着跟楼岚寒暄。

也说不出什么漂亮话,不外乎就是“师早啊”、“师吃饭了吗”之类车轱辘的话。

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样,这位都是大学生,是很有文化的城里人,是愿意来帮他们教育娃娃的好人。

他们怀着十二分真诚的感激。

可惜原主却辜负了他们的真诚,反而利用他们的淳朴,践踏他们以及十几个孩子的尊严,为自己换取了足够的名利,而后拍拍屁股就走了,只留下地的惶然自卑。

这汉子明明也有才二十多岁的,跟原主也相差无几,却早早被生活挫磨得满面风霜。此时面对明明也同样是普通人的楼岚,却下意识带着自卑胆怯,说话时连眼睛都不敢于他对上,生怕从对方眼里见了嫌弃鄙夷。

楼岚脚下顿了顿,而后笑着回应

“是啊,周末在山里闲逛,发现了只白毛儿飞鼠,今天就起早就拍了。”

“还没吃饭,早上四点多都爬起来了,我柴都不会烧,现在吃口热水都还要麻烦老赵老师,哈哈你们别笑话我哈。”

这位新来的师如此和善,还认真回了他们的客套话。

几个汉子反而有无措,互相看了彼此,没能从自己人里功找到一位能言善辩的“能干人”来当大家的“外交官”,于是只能下意识地呐呐道“不笑话,不笑话。”

几个人跟复读机一样。

正担忧于自己这几人唇舌笨拙闹僵气氛让新老师不喜,却偏又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继续说么的时候,楼岚却又主动问了,“今天是你们几个送孩子们下来上学路上还顺利吗”

月中月末的两次上下学,都是山上村民们派几个年轻力壮身手敏捷的家长轮流护送。说起这个,几个山里汉子能说的可就多了,连忙七嘴八舌道

“顺利,顺利。”

“现在开春了,天气慢慢暖和了,孩子们抓藤梯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冻僵了抓不稳。”

“年纪小的那两个咱们用绳子绑着吊着下来的。”

“下来的路上娃娃们还说老师您布置了新奇的作业,只是娃娃们笨,担心完不好。”

说起这个,楼岚都差点脸红了,因为原主根本不是专业的师,也没有正经的教师资格证,更谈不上相关培训。

来了以后自持是大学生,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上课时瞎搞“寓教于乐”,想要在直播里抄热度讨好网友也就罢了,周末布置的作业竟然是让孩子们写首赞美家乡的小诗,或是画一幅画。

这样的作业,对于城里孩子来说并不难。

自己会做的也就是动动脑筋动动手,自己不会的便上网查一首小诗再改一改,甚至连画都能网上找素材再打印下来,自己捏着水彩笔填填颜色就完事儿。

可对于一年中连下山去趟镇上也十分难得的山里孩子来说,这样的作业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认知与概念。

边是抠破头皮都想不出如何写如何画,边又是在孩子们心目中代表着权威的师,楼岚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这个周末一群孩子是如何的忐忑焦虑。

又与几个汉子随便说了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说得几位家长喜笑颜开,楼岚才与几人道别。

穿过树林,走了大概十分钟不到,就听到有孩子玩耍吵闹的声音。

落虹村小学整个儿就是一建在悬崖边上的小学,低矮的泥巴围墙围住了三面,操场边沿就是高得让人眼晕的悬崖。

三间黄土砖砌的瓦房就是全部,茅房是一间泥巴茅草房,还带漏雨的那种,不分男女,只在大茅坑中间拉了块塑料薄膜,左边孩子放个屁,右边都能听见响。

学校只有两个门,个前门,就是对着树林这边的,没安装门,就是黄泥巴矮墙开个稍大的豁口。

另一个是后门,通向茅房。

楼岚是不想走那边的,可茅房后面就是菜园子。

时间,这会儿他唯一能讨口饭填肚皮的人,也就是除他之外这个学校唯一的师,兼落虹村小学厨师、宿管、保育员于一体的赵校长,肯定就在那边。

叹了口气,楼岚脚步一转,顺着黄土色的墙壁绕了半圈,果然在菜园子里找到了正戴着眼镜弯腰埋头认真间苗的赵校长。

赵校长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是落虹村小学唯一的正式师。等到他退休的时候,这个矗立在悬崖上的小学也不知还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

虽然现在学生也不多,有条件的都带着孩子下山或者外出打工去了,可还是有留在山上的孩子。

若是这个学校办不下去了,以后山上的孩子们上学就更难了,六七岁的年纪就要风里来雨里去的花两个多小时去上下藤梯上学。

藤梯几乎就是九十度角直立着贴在黑色崖壁上的,危险且不说,更是需要人全副精力集中在双手双脚上。

这样大的消耗,便是成年人都熬不住几个来回,更何况是一群年纪不大的孩子。

像现在这样,至少山上的孩子们能在半山腰这个小学读到四年级毕业。山里孩子上学晚,四年级毕业,差不多也有十、二岁了,再往山脚下镇上的小学去念书,到底更安全一。

因为诸多因素,赵校长几乎每天都担着这份放不下的忧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