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美人赠我一杯酒 > 第6章 春牛何闲

美人赠我一杯酒 第6章 春牛何闲

作者:风香堕桂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1: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正月刚过,柳枝抽青,春蕊初绽。京城郊外踢踢踏踏走过来三匹高头大马,旁边两匹马上坐着两个年轻后生,一个衫子雪白衫一个衣裳桃红,正嬉笑着看枝头蜂蝶乱舞。当中那匹白马上是一个少年公子,眉眼秀雅神情淡然,正是要离家游历的鱼尺素。

自从父亲前几日应允他外出游历,全家上下立刻忙乱起来。官家朱鼎带着一众下人今天送靴子明天送马鞍,二叔亲自挑选了十来个丫头小厮预备着要一路侍候。

二婶一天到晚忧心忡忡,又是怕他孤身在外不知冷热,又是怕他一时不顺说不定要忍饥挨饿。于是先吩咐人新做了从冬到夏十几身衣裳,又叫后厨加紧做些糕饼,收拾些茶酒。连堂弟尺田也把自己的棋盘棋子儿塞进了行李,说是给他路上解闷。

陆陆续续,一家人竟收拾出两牛车的行李,看得鱼尺素头疼不已,又不好直白地推辞。

禀明父亲后,趁着今日出了正月,他轻车简行,只带着贴身的雪盏桃樽,说是出城探春,其实打定主意就此离家远游,只留下一封书信向叔婶朱鼎告罪赔礼。

先前为预备玉觞擂,鱼尺素埋头后厨几个月,别说出门赏景游玩,连半日清闲也是难得。今日出了城,见春和景明,柳绿梅红,鱼尺素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连雪盏桃樽也兴奋不已,一路上和枝头的早莺新燕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三人一路走来,见官道上行人车马越发稀疏,干脆扬鞭催马狂奔起来。纵马疾驰了小半日,眼见日近中天,三人盘算在道边找间饮食铺子吃些饭食,也好尝尝乡野风味。

正说着,就见前边一村子村口,密密匝匝围了好几圈人,听着里面传来阵阵歌舞鼓乐声,三个人干脆下马去也去瞧个乐子。

只见村口田埂上摆着桌案,上面供着三牲五果。最前面站着一素服中年,垂手恭立面目严肃,看样子像是村中里正。

下面田里,几个后生正演着一出耕地戏,有的系犁,有的掌犁,有的伸手拉着一头纸牛,那纸牛黄头白角膘肥体壮,看起来是惟妙惟肖。

后面还有壮年汉子扮成几位傩神,玄衣绛裳,朱蓝面具,一手举着鼓,一手扛着旗,边吟唱边跳舞。最后一个人身穿全套行头,鸟首人身,方面素服,手中举着彩鞭,踱着方步慢慢走来。队伍四周围满了男女老幼,个个衣着鲜艳,都在拍掌喝彩。

等一队人马走到桌案前方,年轻后生和几位傩神依照次序分别立在两边,只有那个鸟首人身装扮的,走到纸牛跟前,扬起彩鞭狠狠抽了下去。全场齐声喊道:“勾芒神打春牛喽,勾芒神打春牛喽!”

这勾芒神显然使尽了全身力气,几鞭子下去,纸牛便被打烂,哗啦啦肚子里流出黄澄澄一片五谷。

五谷一出,里正模样的中年男子立刻焚香叩头,口中祷念道:“撒谷满堂,丰稔之兆。”田地里的村民也都跟着跪下叩拜。只有勾芒神立在最前面,用力挺拔起身子,却不停地喘着粗气。

鱼尺素马上喊雪盏桃樽也一起屈膝下跪,拜了一回。起身后,鱼尺素低声冲两人说道:“祭芒神,祈丰年,打春牛,迎春耕,我们本该拜上一拜。每天酒楼里做出不少美味珍馐,厨房里人人都自夸手艺精妙点铁成金,却不知道一粒米一滴油,仰仗的全是天时之功、农夫之劳。没有稻米果蔬,就是伊尹易牙再世,恐怕也难烧成一盘菜。”

正说着,就见村民们上前一人分了一把五谷,个个喜笑颜开,三三两两地陆续散了。

三个人见状,也跟着进了村子,村民见他们锦服高马一身气派,走在这寒酸街巷里甚是怪异,不由得频频回头张望,有大胆的干脆笑着问道:“三位公子是哪家的客人?”

桃樽也笑盈盈答道:“大哥,我们刚巧路过此地,一时腹饿口渴,想找个歇脚吃饭的地方。”

村民哈哈一笑道:“村子里统共只有三十来户人家,比不了京城,除了沽酒的铺子可没有饮食店。如果不嫌弃,就到我家凑合吃上一口吧。”

三个人谢了热心的村民,只说是并不着急,且先走走瞧瞧。村民见他们不信,摇了摇头便直接进门回了家。

牵马慢慢悠悠在村里绕了两圈,三个人发觉这村子虽然不大,但房屋错落阡陌相通,看来村里大多是殷实人家。而且路上村民见了他们,无不笑脸相迎,民风质朴可见一斑。

只是正像那位热心的村民所言,村中的确没有歇脚的地方,只有个沽酒的酒铺零卖些杂货,另有一豆腐坊卖些豆腐生食,并无一家正经食店。

见各家房屋渐渐飘出炊烟袅袅,想来已经开始预备午饭了。看来只能找个庄户人家去叨扰一番了,三个人边走边商量去敲哪家的大门。桃樽指着前边一户说:“转遍全村,这一户看来最是富贵,门前不但有枕石还雕了花草,想来吃食也会讲究些。”

“咱们不是特地来尝乡野风味的么?”雪盏摇摇头,“如果太过讲究,失了乡野本色,岂不无趣?”

鱼尺素也淡淡说道:“且再走走吧。”

兜兜转转,三人又走到了村口。刚才演耕戏扮傩神的年轻后生们,一手提着戏装,一手抓着钱袋,满面笑容正往回走。刚才热闹非凡的田埂之上,只剩几人在收拾各样器具。

里正和那扮勾芒神的正站在一起说话。那勾芒神身上还穿着戏服,脸上却已经卸了面具。没想到,他头发花白身体瘦削,竟是一位上了年岁的老人家。刚才扮作勾芒神鞭打春牛,极费力气,显然他是强撑着一口气在尽力坚持,此时人群一散,干脆靠着还没撤下的桌案直接坐在了田埂上。

里正抓了把铜钱,放进老人家撑开的钱袋,顿了一顿,又捏了小半把放了进去,见他神态疲乏没了精神,忍不住一脸关切问道:“刘叔,您年事已高,气力不比当年,往后祭句芒不如就交给年轻后生们……”

话还没讲完,老人立刻扶着桌案立了起来:“是嫌我老汉老朽笨拙办不成事了,是也不是?看他们一个个嘴上无毛,就算有浑身力气可知道往哪里使?”

眼见这位刘叔怒火中烧,脸色涨红,崩出青筋,整个人气喘如牛,里正赶忙赔罪道:“小侄不敢,小侄不敢。我这不是看丰豫兄弟前程似锦,盘算您该安心在家做太爷了。本来以为您今日出山是磨不开情面,小侄这才说出来想劝一劝您。”后面又絮絮叨叨说了好些谢罪赔礼的话,旁边围着的几个人也陪着笑脸,说了不少笑闹之语,老人这才慢慢收了怒气。

等收拾妥当,几人互相招呼着往家里走,老人脚步越发蹒跚,慢慢落在了最后面。

鱼尺素看他孤身一个,独自在路上踉踉跄跄,说道:“去问问这位老人家。”

桃樽紧走几步,凑到老人跟前,笑盈盈说道:“这位大叔,晌午可否收留我们几个人吃顿饭啊?”

老人被吓了一跳,连连后退了两三步。

雪盏赶忙上前解释道:“老人家,我们主仆三人途径贵宝地,想寻个歇脚吃饭的地方,转了许久都没有找到,不知老人家可否暂且收留?”

老人攥了攥钱袋,面露犹豫。

雪盏又加了一句:“各样饭食,我们自然是要照价付钱的。”

老人面色一赤,随即又恢复如常,缓缓回道:“贵客若不嫌弃粗茶淡饭,就请随我来吧。”

三个人赶忙牵马跟上。

只见老人转个弯,又走了几步,竟停在那户富贵人家门口。他叩了两下门,不多会儿,大门打开,一端庄妇人迎了出来。那妇人身穿绛罗襦白罗裙,头戴水蓝如意琉璃簪,乍见门前三个华服公子,一时惊讶慌乱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老人只说是贵客临门,吩咐她速速去预备午饭,妇人应声回了屋里。

将马拴在门口,三人进了院子,见整个庭院方正宽敞,正厅闲间一字排开,颇有些富家气派。鱼尺素正要和老人闲话几句家常,又听一人叫道:“可得了多少银钱?”回头一看,厢房里走出位老妇人,一手拄拐,一手牵着个总角小童。

老人出言斥责道:“不要啰里啰嗦净扯些闲话,今日有贵客上门,快去预备饭食。”

老妇人拄拐摸摸索索走过来,问道:“是丰豫回来了?还带了好友做客?”

“娘,不是丰豫,是爹爹带回来的贵客。”先前那端庄妇人又从屋里走了出来,换了身青白相间药斑布短衣裳。她边说边搀扶着老妇人,和那总角小童一起进了东边厨房。鱼尺素三人这才看清,原来老妇人双目混浊,不能视物。

老人邀请三人去院内桌凳上落座,又向他们通报家门,说自己姓刘名平,年过五旬,家中有几十亩祖传田地,世代耕读于柏榆村。鱼尺素带着雪盏桃樽也自报了姓名出身,只隐去长庆楼故事不提。

不多会儿,那端庄妇人送来热茶一壶,并着两碗太阳糕。这太阳糕色如白玉莹润可爱,上面印着一道金乌圆光,正是日中神禽的模样。掰开一看,每块中间垒叠了好几层,里面夹着黑糖和玫瑰青丝。入口一尝,米香盈口,甘甜有味,细细一品还劲道耐嚼,连鱼尺素也不由得暗叹这蒸透揉韧的工夫。

稍坐了一会儿,老人便起身告退,说是要出门采摘些野菜来吃。三个人在院子里正无聊,却见那小童领着老妇人颤颤巍巍出了屋门,一个人端盆一个人提桶一直走到了树下磨盘前。

雪盏桃樽心生好奇,都凑了过去,只见盆中是泡透了的小米花椒八角,桶中则是清水。两个人各自坐好,小童添水添米,老妇人一个人推磨磨米,一老一小合作无间。

瞧了一会儿,桃樽从荷包里拿出几片杏片梅子姜逗那小童,馋得他直咽口水。雪盏笑道:“你去玩会儿,我们两个替你做苦工。”小童瞧瞧奶奶,又瞧瞧杏片,最终抵不过腹中馋虫,离座去抢果子吃了,雪盏赶忙坐下接手去添米。

小童抢得了果子,边吃还边盯着碗里的太阳糕,桃樽便推着他走到跟前。鱼尺素拿给他一个,也逗问他乳名叫什么,年方几岁,小童一一答了,又说他与祖母两个要做的叫做寒消羹。

老妇人一边推磨一边喊那小童,说他不懂规矩,连喊几声也不见答应,才叹了口气继续专心推磨。桃樽却又过来,大婶大娘叫得极其亲热,把她让到旁边,说要试试这石磨,便动手推起磨来。

老妇人目不能视,言语又劝不动两人,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雪盏桃樽是做惯厨下杂事的,没等老妇人想出个对策,两人便做完了手中活计。

桃樽将磨好的五香米糊送到厨房,见那端庄妇人正忙得犹如陀螺,笼屉里蒸着,铁锅里炖着,砧板上晾着,荤的素的都由她一人操持。桃樽本想搭把手,可见妇人一脸窘迫,难堪地连连摇头,只好退了出来。

不多时,那刘平老人终于回来了,笑呵呵地进了门。他后面背着个竹篓,一手抓着陇上新摘的早春过寒菜,一手提着鞋。低头一看,他竟赤着双脚,连裤腿都挽起了几寸,自脚趾而上,直到脚腕都冻得红肿不堪。

鱼尺素瞧见,不由得懊悔不已,心道,打搅农家实是不该,田舍农夫哪有真正的富贵闲人,寒耕热耘都是逃不过的辛苦。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写的鞭春、打春牛,其实是立春日的祭祀活动,文中为串起情节,把它和二月初一中和节祭勾芒神合二为一了,在这做个小注释,以防大家误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