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美人赠我一杯酒 > 第7章 琉璃流离

美人赠我一杯酒 第7章 琉璃流离

作者:风香堕桂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1:3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此时冷风凛冽寒气未消,老人却好似浑然不觉,也不着急穿鞋,倒是先将竹篓放下,一脸欣喜说道:“快看!一下芦苇泥塘就见这些小东西四处爬,随手一抓就积了一篓子。今日过节正是个好兆头。”

几个人低头一看,篓子里全是扑簌扑簌乱爬的螃蜞,小童好奇上手去抓,险些被钳子夹个正着。老妇人忙喊他不要胡闹,小童这才乖乖接了野菜,送去厨房给忙碌的妇人。

老人蹬上了鞋袜,便来亲自料理这一篓子螃蜞。只见他眼疾手快咔嚓咔嚓一个个掰下硕大的螃蜞螯,剩下的身子又扔回篓子里。雪盏桃樽蹲在旁边,不禁问道:“这蟹鳌和蟹斗是要分着做两样菜么?”

“分着做菜也成,这蟹斗拿面裹了,炸成金黄色再炖上一炖,最是下饭,单这去了鳌的螃蜞放回泥塘,它不但能活,过阵子还能再长出一对大鳌。至于这对大鳌,直接清水煮了,能鲜掉人舌头。”

雪盏桃樽一听连连拍掌,齐声夸赞刘大叔想得周全。

一家人又忙碌一会儿,就见妇人小童陆续进堂屋设席摆菜,杯盘碗碟挤满了一桌。鱼尺素百般推辞,才将老夫妇两个安置在上首。雪盏桃樽又请妇人一同落座,妇人摆摆手就想逃走,又被拽着袖子拉回到小凳上,最后只得抱着小童暂坐在下首。

各自安坐好后,老人举杯说了几句应节的吉祥话,无非是求丰收岁稔、百谷成实,末了又说贵人做客家门生辉。众人跟着举杯三次,才抬手开始吃饭。

满桌菜虽称不上是玉盘珍馐,但甘旨肥浓,都是农家丰年之乐。腊鱼腊鸡分别拿萝卜干炒了,滋味浓郁回味厚重;干豆角烂焖五花肉红亮,肥肉柔嫩软烂,入口即化,干豆角吸尽了肉汤油香,一咬滋滋冒汁;还有一道粉蒸兔肉,软糯鲜甜里裹着兔肉的浓香。

老人特地出门去抓的螃蜞大鳌,清水一煮果然清爽鲜香细腻无比。另有荤油炸透了的豆腐干,外酥里嫩豆味悠长。

先前现磨的粟米糊熬成了粥,便是小童提过的寒消羹,出锅时撒上了炒脆碾碎的黄豆粒,还有一把细粉一把野菜,各色材料原汁原味咀嚼生香,一碗下去滚烫**直暖到心尖上,果然寒凉并消。

新酒配佳肴,桌上几个人酒酣耳热时,不禁敞开了胸襟,从田间奇事说到京城秘闻,连鱼尺素也抛了矜持,时不时逗一逗小童。

满桌子人正吃得尽兴聊得开怀,忽听外面一声巨响。大家出屋一看,原来是有人撞门而入。来者身着宽衣博袖,头戴纱罗儒巾,看模样装束竟是个读书人。

老人一看是他,赶忙出口斥责道:“这样莽撞,小心唐突了京城来的贵客。”

来人形容倨傲,扫了鱼尺素几人一眼,出言讥讽道:“京城来的,就真当自己是皇亲国戚么?”说完瞪了端庄妇人一眼,转身去了厢房。那妇人低头垂手也跟了进去。

老人夫妇两个摇头的摇头,叹气的叹气,又欠身向鱼尺素三人不停道不是:“我这幼子刘丰豫出言不逊,贵客请不要介怀。丰豫每日拘在书院里念书,不晓得人情世故,一出口屡屡开罪他人,不是专门针对几位贵客。”

鱼尺素也赶紧欠身还礼,话还没出口,就听厢房一阵吵闹。

随后就见那刘丰豫冲出房门,怀里抱着妇人适才换下的罗裙,手上还攥着如意琉璃簪。端庄妇人丢了仪态,在后面死拽着他衣襟,厉声哭嚷起来:“这衣裳首饰是我出阁时的嫁妆,你休想拿去变卖!”

刘丰豫头也不回,狠狠骂道:“琉璃,流离,这样晦气,你过节还偏偏带着出门招摇,是要咒我家人流离失散?!”

见他们闹得不成样子,老人忙上前呵斥:“今日过节,哭喊吵闹才是晦气,还不赶紧住了嘴。”两人见老人发怒,慢慢停了吵闹,只是一个仍伤心垂泪,一个仍死死抓着罗裙琉璃簪。

盲眼老妇人立在一旁,也不禁跟着叹气落泪,问道:“好端端的,为何又要当衣服当簪子?先前不是给你送去了银钱用度?”

刘丰豫梗着头,恨恨言道:“书院里众人起会,要轮番做东请客,今日正好轮到我,我身上几个铜钱别说宴请他人,买坛好酒都不够。”

妇人插嘴道:“去不起,不去就是了,何苦死要面子去硬撑场面。眼下春播的花费还不见着落呢。”

刘丰豫一听抬手要给她一个耳光,旁边小童眼疾手快,赶紧抱住母亲大哭起来。刘丰豫收了手势,又高声骂道:“妇道人家,哪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今年我若是再不中进士,又得罪了众多师友,怕是连解试也无人举荐,到时举人的功名也要一并丢了!”

老人一听,气得浑身直发抖吗,骂道:“考功名要紧,父母妻儿一家子的饥寒饱暖就扔到后头了?自从你几年前考中举人,就总和那些乡绅公子出去吃酒玩乐,田也不见你下,书也不见你读,整日里只和人家比吃穿用度。父母天天辛苦下田耕地,你全不看在眼里,小儿都满七岁了,至今还没有开蒙。功名在身行事这样不成体统,依我看,这举人功名不要也罢!”

顿时满院子吵的吵闹的闹,啼哭的啼哭,乱得不成个样子。雪盏桃樽想上前劝解,却不知从何处插嘴。

忽然鱼尺素高声说道:“刘大叔家既要摆宴,在下可略尽绵力。”

一家子这才想起还有外人在场,倒是很快停了哭声喊声。

鱼尺素对着刘丰豫说道:“今日我与家人赶路匆忙,无处歇脚,幸得府上慷慨收留。在下无以为报,恰好家中世代学厨,愿亲自下厨预备筵席,以谢收留之恩。”

刘丰豫轻蔑一哼,眼中满是嘲讽:“你可知道我要宴请何人?我要请的全是这州府里的一等才俊,春闱一过,少不得有人登科及第蟾宫折桂。京城寻常酒楼几个庸俗菜品,哪里能入得了斯文雅士的双眼?看你一身罗绮,定是商贾出身,懂不懂得风雅二字怎么书写?”

桃樽冷笑一声:“我家京师长庆楼,御赐封号,飨宴大内,的确只识得罗绮,不识得风雅。”

刘丰豫一听长庆楼三个字,立时浑身一震,整个人呆若木鸡,无言可对。

雪盏又徐徐说道:“我们世代为长庆楼司厨,虽不通文墨,但侍候豪门显贵还有些经验。如果刘公子放心,就交给我们承办,一应花销我们也自行承担。”

刘丰豫还在半信半疑,老夫妇两个已经欠身感谢道:“公子愿出面救急,老身感激不已。只是他们书院每次设宴待客不比一般宴请,又要饭蔬金贵,又要房舍风雅,这一时半会哪里能备齐?就让这逆子自行操心去吧。我们也不为他劳碌了。公子权当在我家瞧了出笑话吧。”

雪盏桃樽赶紧扶起老人,鱼尺素则安慰道:“老人家不必过虑,我们自有打算。若论饭食,其实乡野风味最是清欢怡人。风雅居所也无须另觅,只要巧花心思因地制宜,这农家田舍也是别有风味。”

那端庄妇人这时才定了定精神,嗫喏出声道:“可家里余下的年货,今日午饭也几乎用尽了。”

雪盏掏了把铜钱递给小童,说道:“大嫂别担心,快去豆腐店把他家豆腐油皮千张都包圆买回来。”

妇人瞧瞧自己相公,又瞧瞧公婆,终于点头答应下来,领着小童出了门。老夫妇俩不住的千恩万谢,那刘丰豫倒是只回了一句,看你们有什么能耐,便扭头出门走了。

等妇人买了豆腐回家,又指点了余下的肉蔬酱料都在何处,便被请出了厨房。剩下半日,鱼尺素便带着雪盏桃樽在厨房里头忙碌。

过了半晌,雪盏桃樽又出来问老夫妇两个,家中粮仓五谷都存在哪里。找着后,就着手开始布置庭院。两个人只拿些稻谷豆麦,竟在院子中拼出来个桃红柳绿探春图。

天色将晚时,刘丰豫带着一群文士陆陆续续推门而入。刚进庭院,就见灯烛映照下,展开一副五色缤纷的五谷探春图,有画桥亭榭,有曲折池塘,有芳草如茵,有香花如锦,一路春容秀色引着众人进了厅堂。士子们边看边走赞不绝口,说独乐岗上揽芳寻胜也不过如此。

厅堂内的桌案上已摆好了几样看菜。正中间一道,是胭脂鸡丝横竖高低架起了一弯虹桥,桥上一只荷包蛋煎得圆圆整整,仿佛明月初升,桥下是嫩豆花淋上酱汁,好似水波荡漾月影婆娑。一士子惊讶道:“这道菜仿的可是州桥明月?”

随即又有人认出旁边一道是相国霜钟,只见盘中摆着一排千张包子,个个菜叶掐腰裹成个金钟形状,又在豆粉里滚了一滚,像极了染上霜迹的晨钟。

众人正啧啧赞叹,就见雪盏桃樽进了门,开始送热菜上桌。头一道是小炒各色材料,深绿豆角丁,嫩黄鸡蛋丁,红亮腊肉丁,灰白萝卜丁,犹如春日里野坡上,芳草萋萋杂花相间,边上围了一圈豆腐干,炸得方方正正叠成了一座小楼。众士子一拍掌:不须多虑,这定是繁台春/色。

接着又是一道蒸菜,丝缕分明的野菜穿上浸了鸡汁的面衣,蒸透了才出锅,丝丝绿意像笼在白纱帐里,下头摆着螃蜞肉并葱姜酱料调成的浇头,此乃隋堤烟柳是也。

如是上一道,众人猜一道,猜中了便齐声赞扬,杯碟盛景,风月无边。当中有出类拔萃的才子,顿时文思有如泉涌,随口便吟出“菜上有风景,盘中溢诗情”两句旧诗,众人又是赞赏连连。刘丰豫坐在一旁并没有做声,但脸上喜不自胜,举手投足尽显志得意满。

最后上全了一十二道菜,正正对应京城十二景。个个形貌肖似,道道风味卓越。最后一众文士只觉得词穷墨尽,多少溢美之言也道不尽其中真味,一时又转过头称赞刘丰豫,说丰豫兄耕读世家,不但是田舍富家翁,更是乡野风雅客。

刘丰豫被夸得心花怒放,觥筹交错里,凡是有人过来敬酒,全都一饮而尽,一时醉意酩酊犹在梦中。

作者有话要说: 琉璃,流离,南宋末年,人们喜戴琉璃饰品,有诗云:“满头都是假,无处不琉璃。”“假”是指奸相贾似道,琉璃,谐音“流离”,谓流离之兆。之后果然,家国覆灭,亲人流离。

PS:里头写的寒消羹,其实就是豆沫粥,是很健康很好吃的早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