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30,跋扈将军

中华世纪谈 130,跋扈将军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144159年 冲帝崩,质帝立。梁冀弑君,立桓帝。梁冀专权乱政,威行内外。桓帝与宦官发兵围梁冀宅第。梁冀自杀。

公元144年,汉顺帝死了。他死时只有30岁,留下一个两岁的独子刘炳。

东汉后期的皇帝普遍短寿而且人丁不旺,不是绝后就是单传。并且有意思的是,皇帝并不好色,专宠皇后,但偏偏皇后生不出孩子。

刘炳是虞美人所生。美人是嫔妃的称号。东汉嫔妃等级很简单,只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嫔妃都是皇帝的妾。嫔妃所生的孩子名义上都属于皇后。

汉顺帝临死前立刘炳为太子。汉顺帝闭眼后,刘炳继位。梁皇后升格为太后,怀抱幼帝垂帘听政。

朝廷大权控制在太后手中就等于控制在梁冀手中。梁冀权势更盛。

小皇帝只做了半年皇帝就追随父皇而去。皇位再次出现了空缺。

梁太后和群臣在汉顺帝的侄子里面挑选接班人。有人提议乱世立长君,应该找一个年纪大的做皇帝。梁冀不理。他和梁太后关上门商量,决定立年纪最小的刘瓒做皇帝。刘瓒当时才8岁。

立幼帝能够垂帘听政直接控制大权。立长君充其量只能幕后操纵,并且能不能操纵得动还难说。但凡贪恋权柄的太后都愿意选择找个娃娃做皇帝。

于是8岁的刘瓒被太后立为皇帝,史称汉质帝。

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梁冀更加飞扬跋扈,肆无忌惮,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国内政治更加混乱。

前面说到的那个归顺朝廷的张婴,又反了。张婴“复聚众数千人反”。广陵郡“盗贼益炽”,比以前还严重。

张婴明明知道并且已经体会到造反不过是“若鱼游釜中,且以喘息须臾间耳”,还是要造反,说明当时真的没是没其他活路了。他已经接受招安洗白进入官府又突然造反,可能与张纲去世、梁冀专政有关。

张纲活着,有张纲罩着,张婴等变民可以相安无事。张纲一死,没人再罩着张婴等人。接任张纲的人会如何对待张婴这些有前科的人很难说。

朝廷调兵围剿,“破婴,斩获千余人”。境内实现暂时的和平。但是贪官污吏不解决,官逼民反就不会消失。数年后,张婴故地再次爆发民变。全国各地的民变也一直是此起彼伏。

汉顺帝下葬当天,“京师及太原、雁门地震,三郡水涌土裂”。梁太后下旨让文武百官畅所欲言,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老天爷频降灾异。

一个叫皇甫规的人说小人弄权,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拉帮结派,这是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他在上书中点了梁冀和他弟弟梁不疑的名字。

梁冀大怒,找了理由将皇甫规贬到地方。地方官秉承梁冀的旨意,几乎把皇甫规迫害致死。侥幸免死的皇甫规之后以教书为业,,不问政治,直到梁冀死后才应召复出

梁冀专权后政治更加**。大权在握的梁冀目中无人,目无法纪,恣意妄为。

汉质帝当时9岁,已经懂点事了。但是毕竟是孩子,不可能有成年人那样的城府,汉质帝有时候说话很直,童言无忌。他看不惯梁冀在朝廷堂专横跋扈的样子,点着梁冀对群臣说“此跋扈将军也”。

梁冀听见,暗恨在心。

梁冀是那种报复心极强的人,睚眦必报。同僚间有得罪他的,必除之而后快。现在得罪他的是皇帝,他也不肯放过。9岁就敢当众讥讽我,等他过些年亲了政那还了得

汉质帝身边都是梁冀的人。梁冀令人在饼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汉质帝死前告诉身边人他吃了汤饼发病。但梁冀不发话没人敢追查。这事就不了了之。

梁冀兄妹又开始商量立新帝。这回在汉顺帝的侄子辈里再没有太小的候选人了。梁冀决定立15岁的刘志为帝。刘志刚跟梁冀的妹妹定亲。立刘志为帝,刘志必然会投桃报李立自己的妹妹为皇后。那样,梁家仍然是外戚,仍然能掌权。

只不过把妹夫立为皇帝,梁冀既是他的大舅哥又是他的大舅。梁太后既是他大姨子也是他母后。这样一来,辈分儿有点乱。但他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刘志于是登基成了汉桓帝。汉桓帝“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

汉桓帝即位后立梁冀的妹妹为皇后。

汉桓帝知道自己能当上皇帝完全是托了皇后的福,托了梁家的福,对梁冀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甘心做梁冀的傀儡皇帝。当然他想不做也不行,宫内朝内都是梁家的人。宫内一个太后一个皇后,四只眼盯着他呢。

梁冀是有史以来最跋扈最胆大妄为的外戚。他连皇帝都没放在眼里,文武百官更是不在话下。谁敢对他说个不字必死无疑。皇帝都敢杀,还在乎大臣不肯依附的大臣都被他随便安个罪名杀掉。

大臣李固当初提议立素有贤名的一个清河王刘蒜为帝,受到梁冀的记恨。梁冀诬告刘蒜有谋反之心并且和李固串通,将刘蒜流放、李固下狱等待处决。

李固在朝中名声最好,是少有的清官。当年李固被人推荐出来为官,他御前对策的文章被汉顺帝评为第一。他在地方为官,八使巡查天下认为李固政绩第一被树为榜样,随后被调入中央。梁太后临朝听政时很欣赏他的正直敢言。

李固下狱引起震动,很多人站在宫门外替李固伸冤。梁太后知道后下令释放李固。

李固出狱时,大街小巷都高呼万岁。

梁冀大惊,担心李固成为民意领袖对自己不利。他坚持原来的指控,将李固又抓回监狱,直接在狱中弄死。

梁冀就这么胆大妄为。

正直的官员要么被他弄死,要么赶紧自动走人。朝中都是一些阿谀奉承之徒。

那些趋炎附势的大臣都想方设法巴结他,为能踏进他的门槛,不惜重金贿赂他的门房。给梁冀看大门的仆人都因此家趁万金。

溜沟舔腚的得到了荣华富贵。民间因此流传一个歌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他受贿的钱就不计其数还要索贿,甚至还要敲诈勒索。他是东汉外戚中最坏最贪最胆大妄为的人。

他向一个富商“借”钱五千万。富商给他三千万。他不乐意了,向官府诬告富商的母亲曾是他家奴婢,偷了他们家一千斤黄金、一包袱珍珠逾墙而走,她儿子因此暴富。

官府都是他的人,立即将富商一家抓起来严刑打死,把万贯家财都“赔”给了梁冀。

梁冀在朝中独揽大权却一点正事不干,一味结党营私。当时国内旱涝交替,饥馑遍地,梁冀一党不闻不问。贪官污吏横行使灾民雪上加霜,变乱纷起。

过了几年,梁太后病重而死。梁太后在病中宣布归政汉桓帝。汉桓帝接掌大权。

虽然汉桓帝亲政了,但满朝文武都是梁冀的人,对梁冀唯马首是瞻,汉桓帝也不得不对梁冀言听计从。

他大概知道前任的遭遇,不敢抱怨“跋扈将军”。再说梁冀是皇后的哥哥,汉桓帝也不愿跟梁冀发生龌龊。

梁冀带剑进宫被卫兵拦下,强行夺走梁冀的佩剑。汉桓帝知道后特意下旨允许梁冀穿鞋带剑上殿以平息他的怒气。

有人建议比照萧何、霍光的标准礼遇梁冀,比如增加封地、赐金赐宅。汉桓帝照准。但梁冀仍然嫌礼遇太低。

梁皇后嫉妒心强,自己生不出孩子就恨不得别人都生不出孩子。哪个妃子要是怀孕了,她一定要想方设法给打掉。汉桓帝害怕梁冀的威势不敢责怪于她,但越来越疏远她。梁皇后守了活寡羞愤交加却也无可奈何,没多久死了。

汉桓帝将宠妃梁贵人立为皇后。

梁贵人本姓邓,小时候随母改嫁到梁家改姓了梁。她继父叫梁纪,是梁冀老婆的舅舅。

梁皇后死后,梁冀的外戚地位受到动摇。为了稳固地位,他强认邓贵人做女儿。但是他担心邓贵人的父母把这事说出去,跟他争抢外戚的名号,派刺客去杀他们。他也是杀人杀惯了,动不动就想到杀人。

刺客在翻墙入院的时候被邻居发现。邻居立刻鸣锣示警。邓贵人的父亲听说有刺客,撒丫子就跑,直奔皇宫。他知道肯定是梁冀干的,向汉桓帝状告了梁冀。汉桓帝闻之大怒。

汉桓帝这时已经20多了,也不甘心永远做梁冀的傀儡。他要杀了梁冀,夺回大权。

他借口尿急去了厕所,把单超等五个贴身太监叫到厕所里密谋清除外戚梁氏一党。他提议和太监歃血为盟结成生死弟兄。手头也没刀子,汉桓帝抓起单超的胳膊“吭哧”一口咬出血来。

“如厕议事”后,汉桓帝利用宫中卫队突袭梁宅。梁冀被围,知道末日已到,服毒自尽。梁氏一族随即被灭掉。

梁冀一倒,群臣群起揭发梁氏一党。跟梁家跑的人旋即被清洗,杀的杀,撵的撵,“朝廷为空”。

梁冀被抄家后,汉桓帝得到三十多亿的意外之财。兴奋之余,汉桓帝宣布全国减免一半租赋,以示普天同庆。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