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66,李泌献策

中华世纪谈 266,李泌献策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787年794年 唐德宗以李泌计,恢复府兵,北连回鹘,南抚南诏,反攻吐蕃。

唐德宗新任命的宰相李泌bi是个高人,给他出了三招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李泌是历史上有名的传奇人物,料事如神,多谋善断,能耐比诸葛亮大得多。他名气没有诸葛亮大。诸葛亮因为小说三国演义而家喻户晓,成为智慧的代名词。实际上在谋略方面,诸葛亮跟李泌差远了。李泌是因为信道不信儒,好言神鬼事,不被儒生推崇,因而也不被人所知。

李泌幼年就以神童闻名全国。三字经里“泌七岁,能赋棋”说的就是他,七岁就能下棋赋诗。并且他写的诗不是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字游戏,而是有意境、有深度、有思想的文字。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诗人张九龄称他为“小友”。

李泌长大后读书破万卷,进山学道遍访高人,成为非常博学的人。唐玄宗闻其大名,请他出山给太子李亨做老师。

因为受到杨国忠排挤,李泌辞官不做归隐山林。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李亨请李泌再次出山辅佐自己,做自己的军师。他大事小情都跟李泌商量,对李泌言听计从。李泌为唐肃宗平定叛乱做出的战略分析和战略安排堪比隆中对。

待大局已定,唐肃宗入主长安,李泌不顾唐肃宗挽留再次归隐山林。

唐代宗时又请他出山。但他看到唐代宗受权臣、宦官左右,才华不得施展,又飘然离去。

唐德宗平藩镇之乱时想起李泌,请他出山,拜为宰相。

面对吐蕃入侵,唐德宗请李泌给出出主意。

李泌给他出了三招解决当前困局。

第一招是屯田养兵。

吐蕃已经打到唐朝内地地区,原州、兰州都变成边区。边区的百姓跑光了,留下很多无主的耕田。这些耕田都是高产的良田。招募愿意耕种的士兵,给他们耕田、耕牛、农具和种子,告诉他们收获的粮食zf将以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尝到甜头的士兵一定会把他的家属都叫到边区来,然后在边区定居。zf趁机号召他们由义务兵转为志愿兵,长久留在边区服役。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后方运送粮草的问题,还解决了边区兵力不足问题。并且,边防军有了保家卫国的动力,与吐蕃作战时更加英勇。

唐德宗依计颁布新政。“戍卒应募,愿耕屯田者什五六”。一多半的士兵愿意参加屯田。

李泌随后劝唐德宗与回纥结盟对付吐蕃。

唐德宗不愿意跟回纥结盟。当年他做太子的时候出使回纥受了侮辱,一直怀恨在心。他上台后想联合吐蕃灭了回纥,没想到吐蕃却想置自己于死地。劫盟事件让唐德宗明白吐蕃毫无信义可言,根本不是结盟对象。在李泌的劝说下,他改变计划,同意联合回纥对付吐蕃。回纥先前请求和亲,唐德宗一直不予回应。修改外交政策后,唐德宗答应回纥的和亲请求,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回纥可汗。

可汗受宠若惊,谢道“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一个女婿半个儿。如果吐蕃危害岳父,我自当为岳父除掉吐蕃。

回纥可汗请求唐朝称他们为回鹘hu。因为回纥hé的发音不准确,并且纥的意思不好,是低等的丝的意思。鹘是一种鹰。回鹘就有回旋在天空上的鹰的意思。

唐德宗当即批准。此后回纥在史书上改名为回鹘。

回鹘跟吐蕃绝交。唐朝少了一个强敌而多了一个强援。吐蕃势力被削弱。

李泌的第三招是招抚南诏,也就是云南。

南诏叛唐之后归附于吐蕃。吐蕃将南诏视为可以任意驱使的喽啰。吐蕃打仗不但强迫南诏出兵马、出钱粮,还让他们打头阵、做炮灰。南诏暗恨吐蕃,后悔脱离了唐朝。

“四镇之乱”前,吐蕃跟南诏联军进犯四川,遭到李晟的强力反击,死了**万人。吐蕃迁怒于南诏,认为南诏无能,将南诏由兄弟之国降为君臣之国,向南诏征收重税,并且让南诏的军队承担吐蕃后防的任务。南诏越发思念唐朝。唐朝对待南诏不仅不征收赋税还不断给与大量赏赐。

南诏不愿再跟着吐蕃跑了。南诏王通过唐朝边将韦皋向唐德宗表达回归之意。唐德宗当然求之不得。能把南诏挖过来就等于削去了吐蕃的羽翼。不过南诏惧怕吐蕃,迟迟下不了决心回归大唐。唐德宗让韦皋跟南诏保持接触,促使南诏早下决断。

788年,吐蕃十万进犯西川,又让南诏出兵助战。南诏惧怕吐蕃,不敢不发兵。韦皋得知后给南诏王写信,劝他还是拿定主意回归大唐。南诏王不愿意跟韦皋为敌,把军队又撤了回来。吐蕃不肯撤兵,继续进犯唐朝,被韦皋杀得大败而回。

韦皋自此开始主动攻击吐蕃,收复失土。同时回鹘也在西域跟吐蕃爆发战争。吐蕃东边跟韦皋打,北边跟回鹘打,南边还要派兵防备南诏背后捅刀子,兵力捉襟见肘,势力日益削弱。

吐蕃势衰,唐朝边防的压力大为减轻。

789年,李泌去世。

资治通鉴评价他“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诡诞,故为世所轻。”李泌是个谋略奇才,但是因为喜欢谈论修仙成道不被人看重。

791年,吐蕃进犯灵州宁夏灵武。回鹘人主动出兵将吐蕃击退。

来年吐蕃人再犯灵州。唐德宗调兵遣将将其击退。

韦皋进攻维州四川阿坝理县东北,威胁吐蕃本土,牵制吐蕃军队。

793年,唐德宗组织军队反攻吐蕃,收复了盐州,然后筑城防守,堵住了吐蕃东进之路。

“由是灵、夏、河西获安”。西北边区由此得到安定。

韦皋一直对吐蕃保持着军事压力,深入成都西部山区,接连攻破吐蕃50多座堡垒。

原先背叛唐朝依附吐蕃的各蛮族部落重新回到唐朝旗下。

南诏派出使节觐见唐德宗请求回归。唐德宗也向南诏派出使节,接受南诏回归。不过出于对吐蕃的惧怕,南诏王回归唐朝的行动都在秘密中进行,不敢让吐蕃知道。

794年,吐蕃征调南诏兵马去打回鹘。南诏王不得不做出选择。他决定公开跟吐蕃翻脸。他假意派兵出征,名为吐蕃助战,实则偷袭吐蕃。

南诏王亲率军队突袭神川云南金沙江。吐蕃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南诏打得大败,五个王被生擒,十万吐蕃人被降服。南诏王向唐朝报捷,请求恢复南诏国号。唐德宗派使者送来金印,正式册封南诏王。唐朝与南诏恢复从属关系。

吐蕃在唐朝、回鹘、南诏的轮番打击下,实力大损,从此步入下坡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