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13,真宗封禅

中华世纪谈 313,真宗封禅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006年1016年 “檀渊之盟”换得百年和平。宋朝步入盛世。宋真宗封禅祀汾,大兴土木。

宋朝在宋真宗时期进入盛世。不过,宋朝的盛世和汉唐不同。“汉武盛世”强而不富。“开元盛世”又富又强。而大宋盛世富而不强。

宋朝在文化、科技、经济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但军事实力实在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在和周边国家尤其是辽国、金国战争中,宋朝总是落于下风。这都是宋朝皇帝崇文轻武政策的后果。

宋太祖是武将出身,但他为了巩固统治做了皇帝后对武将多加打压。宋太宗是文人出身,喜欢文化人,重用文化人,重视文化的发展。

宋太宗在世时多次下诏求书,建造藏书馆予以收藏。藏书馆的设计图纸是宋太宗亲手所画。山水楼阁比皇宫还精美,建筑规模要比皇宫还壮观。宋太宗欲“蓄天下图籍,延四方贤俊”。藏书馆建好之后被宋太宗赐名“崇文院”,收藏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八万册。

朝廷不遗余力收集图书、推崇知识分子,带动全国读书风气盛行。读书风又带动修书、编书、印书蔚然成风。知识分子吃香,不光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家,就是平民百姓家也都拥有书籍。

有一次,宋真宗视察国子监国立大学,问祭酒校长国子监有多少书版。祭酒回答说,建国初不到4千,现在已经十多万了。

书版是指印书的刻版。当时还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术,印书的母版都使用木板,一页书刻一块板。

付印的书越来越多,刻版师傅越来越忙。

早先书坊使用雕版印刷术工作效率非常低,非常麻烦不说,刻错一个字整块刻板就废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杭州一家印书作坊的刻字师傅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升把字分别刻在一个个小胶泥块上然后用火烧硬,做成活字。印书时,把活字依次排在一块铁板上面,用蜡粘牢、压平,之后刷墨、铺纸、印刷。因为活字可以重复使用,所以比雕版效率高了、先进多了。

毕升的活字印刷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后来泥字被改进为金属字,比如铅字。活字印刷术一直被使用了上千年,直到激光照拍制版印刷出现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宋朝人的另一大杰作是指南针,指南针与活字印刷术一起被列入“四大发明”。

宋朝人发现“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用磁石去摩擦针尖,就能使针带上磁性指向南方。利用这个原理,宋朝人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后来应用到航海上就出现了罗盘。有了罗盘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上再也不会迷失方向。

宋仁宗宋真宗的儿子时期的进士沈括写过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丛书叫梦溪笔谈,里面记载了北宋时期的各种科技成就,其中就包括了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四大发明”有两大出于宋人之手,足以说明宋朝科技的发达程度。

同是“四大发明”之一的hy在宋朝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唐人无意的发明在宋人手里有了实用价值。

hy应用到军事上,出现了原始的枪、炮、daodan。只是那时侯火器的威力还不够大,火炮只能算个hy抛石机,利用hy的爆炸力代替兽筋的弹力把石头崩出去。枪那时叫火铳比炮小不了多少,用hy把铁砂、石屑崩出去。火铳打鸟合适,打人的话,5米开外可以要他命,10米开外可以破他相,30米开外能吓他一大跳。火箭其实就是现在过年节时放的起火,主要是用来放火或做信号弹。

宋朝制瓷技术达到一个高峰。宋瓷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有些制瓷技术失传了。

宋朝有著名的“五大名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由于宋瓷制作精美,在现在的收藏界有“黄金有价,均窑无价”、“家有钱财万贯,不如宋瓷一件”的说法。

文化艺术在宋朝也进入一个颠峰时代。

宋朝最著名的是词。“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占着崇高的地位。宋朝著名词人有很多,代表人物有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

其次是散文。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在宋朝的有六位,即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欧阳修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的朝中都做过官,是三朝元老。虽然他在官场上是保守派,曾经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在文坛上是诗g新运动的领袖。三苏、王安石和曾巩都受到他的推荐和指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他醉翁亭记一文中的名句。

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历史上和汉朝末年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其中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苏轼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官场上起起伏伏很不得意,但在文坛上成就显赫。他的名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

书法、绘画、哲学等方面也是人才辈出,无法一一细表。

除去文化和科技方面,宋朝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水平也非常高。

宋朝的工商业非常发达,在gd中的比重比农业还高。

工厂门类齐全,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制瓷、制糖、采矿、炼钢、茶盐应有尽有;商铺遍布大街小巷,商业街即使到了晚上也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出现专职的工人和商人,出现交子和交子务也就是现在纸币和银行的雏形。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宋朝画家张择端画的,描绘了当年宋朝首都汴梁的繁荣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商铺悬挂招牌旗帜,招揽生意。

在宋朝的商业经营中还出现了商标、广告。

大学士苏东坡曾为炸焦圈、做油食的老妇人写过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剪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偏佳人缠臂金”。依仗苏东坡的名气,老妇人的焦圈生意一下火了。

这可能是史载最早的名人代言广告。

另外,纺织、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方方面面的水平也达到一个新高度。

总之,宋朝在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绝对是当时世界上一等一的超级大国。据说宋朝时的gd全国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宋朝时期的钢铁产量达到十五万吨,是整个欧洲的六倍。宋朝的国都汴biàn梁开封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

稍有缺憾的是,大宋盛世只有文化经济在蓬勃发展,军事实力却日渐疲软,是一个跛脚的盛世。

宋辽和平之后,西北的党项人失去了依仗。党项首领李德明开始讨好宋朝。虽然宋朝还没有接受他的称臣纳贡,但他主动地、不断地向宋朝进贡。

宋朝与李德明达成协议的最大障碍是灵州。宋朝让李德明归还灵州。李德明始终不肯,一直说“许议之”,也就是慢慢谈。

宋真宗在檀渊之盟后感觉谈判比战争划算。但凡开战,军民死伤不说,军费百万千万地消耗。如果做出一些让步换来边境和平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宋真宗不再提灵州,接受李德明归顺宋朝,封李德明为定难节度使、西平王,按照宋朝的标准给李德明开工资,并且赐他“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

李德明向宋朝进贡马、骆驼等。实际上,赐与贡就是买与卖。党项人用马换宋朝的茶叶和绢。

李德明名为宋朝的节度使,实际上就是割据自治的军阀,只是在名义上对宋真宗称臣而已。

西北边境安定后,宋真宗减少了边防驻军的数量,减少了军费开支。

宋朝国内外安定,既无外患也无内忧,宋真宗高兴之余决定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泰山是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当然花费也是非常大。宋真宗感觉国泰民安,四境无忧,没必要再像以前那样抠抠缩缩地过日子。另外,“澶渊之盟”被王钦若说成城下之盟,宋真宗总是觉得心里有阴影,想借封禅冲冲晦气。

一直试图抑制宋真宗“多欲”症的宰相李沆已经死了。寇准也在“檀渊之盟”后被降职了。现在的宰相是王欣若。

王欣若极力迎合宋真宗的心意,积极替宋真宗张罗。宋真宗不仅去泰山祭天,还跑到汾阳山西汾阳祭地,劳民伤财。

更加劳民伤财的是修玉清宫。玉清宫是一个道观。宋真宗是信道的。为了表示虔诚和方便拜仙,宋真宗修了一座空前绝后的大道观。据说道观规模能跟阿旁宫相媲美,有三千多间房。修建玉清宫耗时八年,花费将近一亿两白银,耗费的人工无法计算。

宋真宗不仅信道还信佛,修了很多庙宇。宋真宗的后半生一直在修道观、建庙宇,希望神仙佛祖能保佑他长生不老。

上行下效,全国到处也都在修庙建观。和尚老道遍地跑。咸平之治积攒下来的财富都挥霍殆尽。

如此劳民伤财不仅增加了百姓负担,也给社会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