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21,五路伐夏

中华世纪谈 321,五路伐夏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076年1100年 宋军西征西夏,大败而回。宋神宗郁郁成疾,崩。

王安石变法虽然半途而废,但施行期间也的确给宋神宗敛了不少财。其实宋神宗的目的就是理财。他在王安石之后继续理财,通过扩大国家专卖范围增加财政收入。

王安石说他能不加重百姓而增加财政收入,其实是讲了大话。他和宋神宗无一不是与民争利。

不管怎么说,宋神宗熬过了财政拮据的困难时期,现在不但财政赤字没了,国库还出现盈余。有钱了的宋神宗开始琢磨收复西夏。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时期跟西夏发生了严重的边境冲突。

西夏一直以来不断侵扰宋朝边境。宋朝立足防守,不愿扩大事态。

司理负责地方司法的官员王韶上书宋神宗建议收复河湟,挟制西夏。他认为河湟地区是宋夏必争的军事要地。如果让西夏拿到河湟,它没了后顾之忧就会放心大胆地南侵宋朝。宋朝拿到河湟,西夏腹背受敌就不敢轻举妄动。

宋神宗认为他的计策很好,破格提拔他为安抚使负责收复河湟的事。

河湟地区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地区,当时被吐蕃人占领。吐蕃曾经强悍一时,但在分裂后迅速衰落。河湟被若干个吐蕃部落首领瓜分割据。一盘散沙的吐蕃人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宋军连征带抚顺利收复河湟,辟地千里。

这是宋朝自开国以来久违的大胜利。宋神宗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朝廷把河湟地区划分为五州熙州甘肃定西临洮县、河州甘肃临夏、洮州甘肃甘南临潭县、岷州甘肃陇南西和县、永宁寨甘肃天水甘谷县。

宋朝不仅得到一块军事要地,还通过茶马贸易获得军队急需的战马,顺便还赚回不少钱。

收复河湟后,宋神宗开始为讨伐西夏做准备工作。

王安石变法后,国库有了盈余。宋神宗利用国库盈余建了52个战备物资库。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王安石变法既为富国也为强兵,在强兵方面除了推行保甲法还推出了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措施。将兵法加强了将与兵之间的配合;保马法为军队保证了战马的供应;军器监法提高了兵器生产的质量。总之,王安石变法之后,宋军的战斗力有所提高,为宋神宗备战了帮助。

宋神宗虽然将王安石罢相,但没有完全废除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有些变法措施被宋神宗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后继续推行。

在富国方面,宋神宗继承了王安石“与民争利”的理财思路,虽然废除了“青苗法”等措施,但扩大了国家专利的范围和力度,加强对盐、铁、茶等商品的专卖管理。专卖跟王安石“理财”的法子一样,富国不富民,对改善财政状况有帮助,但无益于促进商业和生产。宋神宗急于改善财政状况,顾不了那么多。

在强兵方面,宋神宗将王安石的将兵法等措施改造继续推行,加强了军队的训练。他在军队中设置了教头专门负责训练军队。

水浒里豹子头林冲就曾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不过,禁军有教头270人。八十万除270大约3000人。林冲只是训练3000人大概一个团的武术教练,并非八十万禁军的总教练。

1081年,西夏发生内乱。太后和皇帝因为争夺权力干起仗来。太后囚禁了皇帝引起西夏内乱。

宋神宗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下令出兵西夏。

35万宋军兵分五路攻入西夏。

第一路六万人由宦官李宪率领,目标兰州。第二路九万人由将军种谔率领,目标米脂。第三路六万人由宦官王中正率领,目标怀州西夏的怀州在宁夏银川。第四路九万人由外戚高遵裕率领。目标灵州。第五路五万人由将军刘昌祚率领,目标灵州。

五路军统帅有两位是宦官,一位外戚,两位将军。

宋神宗和历任皇帝一样不信任武将。他让亲信太监李宪为主帅,宦官王中正和外戚高遵裕为副帅。两位将军分兵听命于两个副帅,充当他们的先锋。

大臣们劝宋神宗不要这样做。宋神宗不听。他选帅的标准主要看忠诚度,会不会打仗倒在其次。

种谔立功心切,不等粮草备齐就领军出发。出境后,他挥军围攻西夏的米脂寨陕西米脂。夏军8万来救,被种谔力战击溃。种谔随后攻破米脂寨,取得西征的开门红。

王中正畏敌惧战,借口有雾逡巡不前。种谔跟他着不起那份急,上书宋神宗要求摆脱宦官的控制。宋神宗看在他立下首功的份上,答应了他。种谔于是率本部军直插西夏腹地,攻城拔寨打得非常痛快。

刘昌祚打得也非常好。他冒死攻破西夏险关,迅速向灵州挺进。部队进展非常快。当他们打到灵州的时候,灵州的城门都没有来及关。刘昌祚原本有机会冲进灵州,将灵州一举拿下。没想到落在后面的高遵裕贪功,强令刘昌祚必须等他带着主力部队赶到之后才能攻城。刘昌祚只能在城外围而不攻。

高遵裕终于姗姗来迟。灵州已经做好了固守的准备。高遵裕指挥本部军攻城,让刘昌祚率本部军去外围打援。他的意思很明显,你一边溜达去,这功劳是我的了。但是他也得有这本事才行。高遵裕攻城乏计,又缺少攻城装备,久攻不下,打成僵局。

李宪从河湟出兵,攻击前进直至兰州。他打下兰州后开始修城固守,不愿再继续前进。宋神宗不断催促,他才开始重拾攻势。

西夏在开战后节节败退。西夏太后收缩防线,坚壁清野。她一面固守,一面派兵袭扰宋军粮道。

当时种谔率领的先锋军已经打到盐州陕西定边。但是脱离大部队以后,先锋军变成一支孤军。孤军深入是很危险的事情。他没有多余的兵力押运粮草,保护粮道,致使补给线被夏兵切断。粮草和冬装运不上来,先锋军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适逢大雪,将士冻饿而死十之二三。他的副将忍受不住,领军逃走。副将这一跑彻底动摇了军心。种谔的部队开始溃散逃走。种谔无计可施只得领着残兵退回米脂。

远远落在后面的王中正一看种谔退回来了,自己更不敢往前走了,也率主力部队退回境内。他一仗没打,但部队损失不比别人少。他一到晚上就下令灯火管制,防止敌军找到军营偷营劫寨,也不管士兵做没做熟饭。士兵天天吃夹生饭,晚上睡觉又不能生火取暖,很多人因为冷、饿生病。后来粮草耗尽,士兵饥寒交迫被折磨死了近两万人。

与此同时,宋军在灵州也惨遭失败。

灵州邻近黄河。西夏太后派人掘开黄河,水淹灵州城外的宋军。宋军猝不及防,淹死无数。夏军趁机反攻,大败宋军。高遵裕扔下辎重逃走,让刘昌祚断后。刘昌祚被人追着打,损失三分之二的兵力。

宋神宗得知灵州惨败夜不能寐,在寝殿走来走去,无法平复失望的情绪。

五路部队一下没了四路,西夏境内只剩李宪那一路。宋神宗知道西征失败已成定局,下令全线撤军。李宪于是率军返回兰州。

宋朝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以惨败收场。

宋神宗心情抑郁难以释怀,终于病倒。

他对西征抱着极大的热情与希望,谁承想竟然惨败而回。他多年训练的精兵损失殆尽。他多年的积蓄损失殆尽。唯一的收获仅仅是米脂和兰州两座城池。

来年,西夏纠集几十万人大举反攻,扬言要一直打进宋朝境内。

夏军包围了宋军刚修好的永乐城在米脂西,切断了永乐城的粮道和水源。城内昼夜血战,击退了夏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是城中没有水源,士兵渴死大半。最终永乐城被西夏攻陷,宋军全军覆没。

好在米脂在宋军手里,夏兵不敢深入宋境,劫掠之后撤兵而回。

沈括因为兵败被贬,从此失去从政的兴趣,开始专心科学研究和著书。他写的梦溪笔谈是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总结了宋朝之前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

宋朝失去一个庸官却得到一个科学家,这倒不失为一件幸事。

宋军连败让宋神宗很是伤心。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这是他怎么也无法接受的现实。宋神宗在朝堂之上说起西征竟然忍不住面对朝臣放声大哭。

他一向心怀大志,希望国家在他的治下富国强兵。他在位主要就干了两件事,变法和西征,结果都失败了。变法惹得朝野怨声载道,攒下的一点钱全祸祸在西征上面。而西征一败涂地。富国不成,强兵也不成,可以说一事无成。

宋神宗受到打击后一跌不振,健康也开始迅速恶化。

1085年,宋神宗郁郁而终。死时年仅38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