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02章 陌上藏马迹

大晋衣冠 第102章 陌上藏马迹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桓温和沈劲护送家人悄悄离开宣城,马车不敢进城,也不走官道,而是沿着乡间小道绕行。

头天的雨水痕迹犹在,土路上留下浅浅的车辙。绕至城西再北上,走的是桓温熟悉的最近的路线。

一个多时辰,抵达芜湖境内,桓温挥手和家人作别,自己还要返回茅屋。

桓温交待,沈猛和大垂耳继续护送,到了建康,沈猛前往乌衣巷一带打探消息,看看江家交通的大人物是否就是王家。

而大垂耳一直护送至滁州,然后回徐州听差,不用再回来了。

自己和沈劲两个人,目标小,进退也更方便。

“温哥哥,等一等”临别时,木兰跳下马车,拉住桓温。

“这个给你,昨晚我刚刚绣的。”

木兰说完,害羞的扭过头。

桓温接过一看,是一只荷包,上面还绣着两片木兰花瓣,似在迎风飞舞,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轻嗅一下,闻到了一阵芬芳,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入贴身衣中。

“记住,是南山脚下的杜家村。山脊西边是黄颜色的祠堂,东边是白颜色的碧霞宫。碧霞宫东南角下面就是杜家村,别走错了。”

木兰就像在叮嘱一个辞家远游的孩子,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木兰走出很远,还在挥舞着手。

直到马车走出了视线,桓温擦干眼泪,才依依不舍的调转马头,二人沿着原路返回,傍晚时回到城南。

沈劲问道“大哥,要不要再去一趟太守府打探一下,反正现在咱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可,上次已经惊动他们,万一江家布下大网正等着咱们怎么办我感觉他们离得越来越近,茅屋咱们再住上一晚,明天要换个地方住。”

一路疾行,浑身轻快很多,马儿也撒起欢,打着响鼻奔跑在乡村小路上,惊起不远处茅草丛中的雀儿兔子。

广袤的农田里,麦苗在初春末的一场雨水里茁壮生长,绿油油一片,今夏一定有个好收成。

盎然的春色,夕阳的余晖,让他们暂时忘记了背负的使命,无垠的春色里,马儿也悠闲的放缓了蹄子,不肯快走。

“你看这田野多美,要是没有战乱,百姓丰衣足食并不是难事。”沈劲心生感慨,还指着远处尚在忙碌的几个农人。

沈劲所说的,也正是桓温所想。

百姓们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权贵们四体不勤不事稼穑,却锦衣玉食钟鼓馔玉。

劳作者整日煅烧冶炼,屋无片瓦。而大族们双手不沾泥,却鳞鳞居大厦,世道就是如此不公

百姓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劳作而安居乐业,就这一个小小的要求,权贵们都不肯给他们。

王敦吃不饱吗苏峻缺衣裳吗

他们高车骏马,绫罗绸缎,子孙们也含着金钥匙,可就是不满足,这个阶层穷奢极欲而贪婪的本性,注定了他们勾心斗角,甚至不惜诉诸武力。

哪怕重燃战火,哪怕社会动荡,哪怕民不聊生,他们浑然不顾,来争夺他们几代人几辈子都消耗不尽的财富

后汉垮台,儒家学说分崩离析,代之以玄学兴起,把千百年的儒家思想彻底埋葬,连同灰飞烟灭还有他们宣传的大同社会

桓温畅想神游,低头沉思,看着脚下窄窄的田埂发呆。

“沈劲,下马,情况不对头”

他一声惊呼,跳下马,指着前方脚下的软土埂,只见上面杂七杂八的踩着一些脚印,清晰可辨。

“糟了,江播的手下来过”

“脚印有什么奇怪的”沈劲不以为然,因为他看到田野里有农人们在劳作,来来往往留下脚印再正常不过。

再说,江播他们不可能这么巧,很快就找到这里。当他也翻身下马,仔细察看时,果然发现了异常。

普通人家下田劳作,应该是有男女,有老少,留下的脚印也应该是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脚踩在泥地上的形状也不会一样。

而田埂上的这些脚印大小深浅相差无几,踩出的形状更是完全相同。这说明,他们穿的鞋子应该是统一配发的。

这就说明,他们很有可能是官府中人,还让他们惊悚的是,脚印的方向也一样,都指向不远处的茅屋

这正是江播的阴毒之处,可惜百密一疏。

郡兵无意中留下的脚印露出了马脚,暴露了行踪。

也是桓温幸运,如果不是送家人,平日是不会走这条路的,当然也发现不了脚印。或者,如果再迟一天走,也很有可能被江播的人逮个正着。

桓温冷静道“现在不能回去,他们扑了空,估计还在屋面埋伏,等咱们回去时突然发起袭击。”

二人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盯着茅屋的方向。

江播狗贼,你我既无世冤又无宿仇,来宣城之前甚至素不相识,为了自己的性命,你勾结叛军杀了我父亲,不仅未受任何惩罚,反却摇身一变升官加爵,现在又妄图加害我们全家。

在你眼中,别人的性命就像蝼蚁那么贱吗就任凭你踩踏,随便你摆弄

桓温咬牙切齿,心里暗骂江播。

茅草屋中,确实如桓温所料,埋伏着十数名军士,还有两名弓箭手,张网以待,只等猎物回来

按照江播吩咐,江小郎撒出全部人手,果然在城南远郊外发现了孤零零的茅屋。

找当地乡正稽核,说就是这两年盖起来的,因占用的是废弃无主的一块砂石地,因而没人过问。而且一直门牗紧闭,根本无人在意。

就在桓温回来前不到半个时辰,江小郎扮作樵夫,悄悄靠近想探查一番。

此时太阳快要落山,按理说正是晚炊时分,这家院子里却安安静静。

他仗着胆子,扔了块坷垃砸在那扇篱笆门上,屏声静气凝听,还是无丝毫反应。

江小郎把腰间的郡兵令牌摘下,连同腰刀一起藏在茅草下,上前敲门“有人吗过路之人讨口水喝。”

院中阒无一人,他环视四周,院落很干净,就像是刚刚打扫过。推开木棚屋,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草药味,床榻上只剩下木板,眼中别无长物。

他断定,要找的人走了,而且不会再回来。

回转身,他悻悻的离开,感觉空奔忙一场,一无所获。

就在准备返身走开时,无意间用余光一撇,那间茅屋门的锁扣上,赫然插着一根新鲜的小树枝

江小郎顿时大喜过望,知道主人是暂时离开,还是要回来的。如果真的要逃走,谁还会专门去折根新树枝过来插上

咿呀一声,他小心翼翼的拔出树枝,推开门,狡猾地扫视一下,家徒四壁,和刚才一样。

不同的是,床榻上除了床板,还有木棉被褥,折得干净整齐,仿佛是在等待主人归来。

在一侧的泥墙上,影影绰绰还刻着几个字,好像被人抹擦过,只留有轻微的痕迹。

江小郎心思缜密,抓来一把浮土,均匀的撒在墙壁上,字迹清晰起来,那是桓冲用木剑刻下的四个大字誓报父仇

江小郎心中暗喜,终于找到了桓家的下落,要不然回去还不知如何向江播交待。只要抓到他们,赏钱肯定少不了。

他脑海里浮现的不是鲜血和杀戮,而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秀春阁刚来的几名新雏。模样水灵,腰肢纤细,一把能掐出水来

江小郎迅速出门,发出信号,躲在不远处的江彪领着郡兵呼啦啦涌入茅屋之中,静等猎物上钩

“闭嘴就在屋里方便,弄出动静来,老子剁了你”江彪恶狠狠的朝着一个军士骂道。

江播得知了桓家人踪迹,派江彪亲自领着十数名拳脚功夫好的军士前来埋伏,其中还有弓箭手。

听闻落脚处是处茅屋,荒郊野外罕有人迹。江播眉头一皱,想出了一条毒计,决心斩草除根,唤来江彪,耳语几句,江彪连连说好。

“赵三,上次在巷子里被狠揍一顿,伤好了吗”

“回大公子,还肿着呢,那小子下手太狠了。”

“好,报仇的机会到了,去吩咐军士们,换上便装,着百姓打扮。然后带上松油火石,在院子里等着,本公子随后就到。”

江播的计划是,最好不要留活口,不管死的活的,等到天黑,一把大火,焚尸灭迹,谁能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让他们从自己恐惧的记忆中消失,不留后患,进京陛见时也好向王大人交差。

江彪同其父一样狠毒,料想目标就在屋内,结果一时大意,留下了军靴的足迹。

看着空空的茅屋,江彪失望之极,一网打尽的毒计落空,不过还有一线希望,只要抓住来人,不管是桓温还是他的家人,然后顺藤摸瓜不怕逮不住他们。

所以,当那个军士要出去解手的时候,被他迎头痛斥。

就剩下这一点希望了,绝不能再错过。江家人今后的福祉,今后的安宁就要着落在此,来不得半点马虎。

“大公子快看,他们来了”

长假闭门不出,坚持多爬点格子,一定要把想说的故事完整说下去,期待您的支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