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09章 尔虞我亦诈

大晋衣冠 第109章 尔虞我亦诈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昨夜得知俘虏确实是由殷浩掌管,但关押在何处很诡秘,无人得知,路永双手搓来搓去,无计可施。

找不到关押地点,除掉管商的计划就无法进行,自己要拉王导上船的图谋也要泡汤。

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在帐内来回踱步,无奈之下,才涉险前来拜会殷浩。

为避免今后管商遭遇不测,洗清自己此行引起的嫌疑,路永才让兄弟们今晨自导自演了军士哗变闹剧,目的就是为将来作铺垫。

殷浩笑道“哦,小弟当什么大不了的,原来竟为这点小事烦恼实不相瞒,事情是这样的”

路永侧耳倾听,殷浩声称,因余孽祖约还未伏法,如果现在贸然释放,怕他们会给祖约暗通消息,所以,所有的俘虏暂时都关押在南城营房。

说是关押,实际就是集中看管,反正早晚要释放。俘虏们吃喝自由,身份重要的还有单人牢房,条件很好,也安分,所以殷浩只派了十几号人看管。

而且,祖约伏法之日,就是他们重获新生之时

殷浩说得很随意,很客气,路永心内暗喜,感激道“多谢贤弟,这下愚兄可以和那帮不知好歹的弟兄们交待了,改日请你饮酒,告辞”

路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南城营房。

而殷浩也完成了陶侃设下的意图引蛇出洞

南城大营是勤王之师组建时设立,陶侃任盟主后,在建康城南聚宝山一带,依山而建了草料库,粮仓,为大军攻打建康城进行布置,南城大营就在其间。

战事展开后,成为看管俘虏的营帐。

管商一个人呆在牢房里,心如死灰,从一个粗通文笔的流民,被苏峻赏识提拔,成为掌管机密的心腹。

到如今沦为阶下囚,一旦身份泄露,朝廷肯定要追问,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被大赦。

他知道,掌握的秘密越多,杀身之祸就越大。他悔恨无比,自以为精明,结果搭错了船,没有跟随旧日谋主路永反正。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不会像主子一样身首异处吧

“啪”一个纸团扔了进来,紧接着,脚步声几乎同时传来,两个巡营兵士从牢房前经过。

管商捡起纸团,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除了刚才的兵士,并未发现其他身影。

“三更尽,救你出营”

管商迅速把纸团塞进嘴里,不知是祸是福,是真的要救他还是试探看来还有人要从他身上挖出秘密。

唉自己要只是一名普通兵士该有多好

灯火熄灭,整个南城大营沉寂在浓夜之中,俘虏们鼾声四起,巡营的兵士哈欠连天,无精打采的穿梭着。

只有他毫无睡意,瞪大了眼睛,静静的等待着三更的来临,还有未知的来客

一声沉闷的惨叫,接着就是轻微而又匆匆的脚步声。

“啪嗒”牢门的锁链开了。

“文书,睡了吗”进来的两个黑影轻声问道。

管商反问道“你们是谁”

“我们是路将军手下的,特地来救你出去。”

管商试探道“朝廷已经大赦,你们何故还要冒险劫牢”

“文书还蒙在鼓里,你并不在大赦名单之列,他们说你身上藏着重大秘密,路将军念在青州多年兄弟的情分上,命我等前来搭救。”

原来是昔日旧主路永

管商五味杂陈,在青州,路永对他不错,但不排除是为了孤立韩晃所需,而且,路永狡诈人尽皆知,利用苜蓿草料毒杀战马嫁祸刘言川,还有假大赵小王子之手除掉桓温,都是他的主意。

“路将军问你,听说过王导遗简吗”

管商心里一惊,平静的回道“并未听闻。”

黑影并不气恼,言道“看来你对我们还有怀疑,这样,先救你脱离险地再说。”

乘着夜色的掩护,加之大营的守卫并不严密,三人顺着营后的一条崎岖山路来到聚宝山麓。

来到僻静处,黑影停下脚步,柔声道“将军交待说,脱离险地,你可以暂时隐藏起来,等过了风头,路将军会来接你,给你换个文牒。今后可以跟着我们共享荣华,也可以远走高飞,这是川资。”

言罢,丢过来一个布囊,里面铮铮作响,在静谧的黑夜中显得清脆悦耳。

“这里已经安全了,是走是留,你自己斟酌,但必须说出遗简的秘密,别辜负将军的一番诚意”

管商犹豫了一下,想想还是不能说出口,说了未必是好事。

“我平时掌管文书不假,皆是朝廷和太守府日常公文,望二位兄弟务必禀明路将军,并无什么遗简。此后我隐姓埋名,绝不露面,让天下人放心。”

“既如此,那你就走吧”

管商见轻易得脱,对路永感恩戴德,转身向山上走去。翻过此山,就是郊外,从此远离是非之地。

“啊”

一声惨叫,他猛然回头,惊悚的看到一把钢刀的轮廓,在薄夜中高高举起,蓦然发现,这把刀尖距离自己的后脑勺仅有尺余。

他突然明白,路永并不是慈悲为怀,真正的目的是盘问出遗简真相,然后再杀他灭口

管商吓得魂不守舍,心想小命休矣,扑通一声跪地乞命。

“我说,我说”

奇怪的是,对方的刀尖迟迟没有落下,也没有再开口相问。

管商仗胆抬头,睁开眼睛,而持刀人却摇晃着倒在地上,背后插着两根羽箭。

另一青州兵见状,大吃一惊,好在身手了得,顺势倒地,滚下山脚逃之夭夭。

“算了,别追了,让他回去给主子报个信,省得再来生事。”

救人者正是殷浩,他按照陶侃的计划,故意暴露俘虏的看押地点,诱使路永的杀手上钩,从而也知道了管商的真实身份。

陶侃如获至宝,连夜在帐内审问“文书,这下都明白了吧。”

“多谢大人救命之恩现在才明白,罪人不肯说出秘密,路永便要杀我。”

陶侃摇头言道“错了,说不说你都是死说了,你对他们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何必再涉险救你。不说,就让你永远闭嘴,只有死人才不会泄密,我想他背后的主子此前也是这样交待的。”

“是他”

管商话刚出口就突然意识到,犯了一个大错,下意识中把“他”说了出来,再解释也无济于事。

在陶侃逼问之下,他干脆心一横,彻底交待吧。

当他说出第一句话时,陶侃和殷浩就大吃一惊。尤其是殷浩瞠目结舌,他勃然大怒,抽出佩剑,猛刺向管商

“是尚书郎殷羡干的,是他故意留下一封书信,撺掇苏峻反叛朝廷”

管商刚交代了第一句,不清楚殷浩为何要杀自己,因为他不知道殷羡就是殷浩的父亲,不久前刚刚病故。

他兜头就把这顶帽子扣在殷羡头上,谁也不敢承担这样的罪名,怎能不让殷浩怒从心头起

“咣当”一声,陶侃挑开殷浩的长剑。

“冷静这件事绝非令尊所为,如果杀了他,不正是让别人以为你在杀人灭口”

原来,那日朝会一结束,陶侃便找来殷浩,说起郗鉴提及的移交俘虏之事。陶侃曾密令殷浩私下先去盘问一番,看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殷浩排查之后,审问了二十几名涉嫌之人,任凭如何好言相劝,苦口婆心,包括管商在内,一口咬定自己并不知情。

俘虏也不傻,只要守口如瓶,大赦就在眼前,殷浩也只好作罢。

当陶侃说出朝堂上王导的神色之后,殷浩也明白其中必有隐情,否则一个小小的俘虏,贵为丞相的王导丝毫不会在意,甚至连眼睛都不会多眨一下。

扳倒王导既是陶侃的夙愿,也何尝不是自己所想。

再想想桓温的遭遇,如果换做是自己,肯定也是同样的下场,还好自己因缘际会到了陶侃帐下。

陶刺史不计出身,有功必赏,而身为当朝大族的王家,赏不避亲,罚不避仇,看出身,看门第,看私利。

这样的家族横亘在上,其他家族哪里还有机会

殷浩兴冲冲的要帮陶侃扳倒王导,而此时郁闷的是,亡父竟然牵涉其中

父亲死了,总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为自己辩驳,这个屎盆子扣在头上,今后怎么办

殷浩每一根毫毛都透着寒意,他不敢想象,这个消息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意味着什么

脱离险境,沈劲释然轻松,东瞧瞧西看看。

“大哥,前面就是琅琊山,你看那是碧霞峰,云雾缭绕,郁郁苍苍,没想到杜家老宅子是在这里。”

桓温似乎并不兴奋,一言不发。

“还记得吗,当年就在前面,你救下我和沈猛。说来也怪,咱们是不是和它有缘,两次逃亡都离不开琅琊山”

沈劲看桓温虽然大仇得报,但一路上似乎心情沉重,因而不停的唠叨,显出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想渲染一下气氛。

桓温终于开口了,慨叹道“现在是晌午,路边农舍中一点炊烟也看不到,记得当时在此路遇你们兄弟,这旁边还有不少人家。山脚下砍柴的樵夫,河边打渔的渔人。这才多长时间,遍地都是离离青草。”

兄弟二人沿着山下碎石铺就的小路,策马前行,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两间茅屋,一个庭院,这情境似乎和宣城南的茅舍一模一样。

桓温翻身下马,立在原地,凝视着这座院子,眼中涌出热泪。

亲人在哪,家就在哪大丈夫立身处世辗转奔波,图的是什么不就是眼前这座安静祥和的院子吗

他想起小时候在洛阳

战乱频仍,生机艰涩,粗茶淡饭,仍甘之如饴。哪怕饥一顿饱一顿,一家人围在火炉旁,那也是天伦之乐。

如今父亲没了,家里的大山崩塌,往后路在何处

心神正在游离之间,从屋后的山坡上,一个身材修长亭亭玉立的少女走了下来。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荆钗粗布,挎着竹篮,采桑女的打扮,却难掩青春的气息,和周遭漫山的青葱相映,美得如同一幅画儿。

那不正是朝思暮想的木兰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