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191章 屈膝搬亡父

大晋衣冠 第191章 屈膝搬亡父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陶侃走了,国舅庾亮却不肯轻易离去,他打起了主意,下朝之后直奔崇德宫,去探望太后妹妹。

“圣上开春就十六了,也该婚配了,太后为何一点也不着急”

“这是哪里话,我着急有什么用,他一直没寻着合适的。”

庾太后身为母亲,也在为儿子的婚事焦心,但成帝似乎并未考虑过自己的婚姻大事。

一来忙于政务,二来也比较挑剔,总想着能第一眼看中的就是。寻常王公显贵,千金小姐他也看不上眼。

况且,对方越是娇贵,他越是反感,可能是遭遇有关吧。

“二弟长女明年正好及笄之年,懂诗书,明事理,而且”

“不要再说了,之前你已经提过一次了,怎样又提”庾太后打断了哥哥。

“古人云历观古今,一族二后,未尝以全,而受覆宗之祸。咱庾家的女儿不能总是霸占后宫椒房之崇,还是想想别家的闺女吧。”

又被太后拒绝,庾亮心里埋怨,他想趁此机会,牢牢占据后族姻亲之尊,这对庾家大有裨益。再说,一门二后,从来也没有什么禁忌。

不说别的,就是大晋开元的武帝,不也是娶了杨家两个女儿为皇后心里埋怨又不敢顶撞,眼珠一转,他竟然想起了褚蒜子

“太后,朝堂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陶侃句句诛心,王导步步后退,再怎么着也难逃生天,怎么圣上不但不降罪,还要褒奖他”

“不也褒奖你了吗”庾文君没好气道。

“你未经请旨便参与江州之斗,难道值得褒奖吗应该下狱问罪,可如果你也下狱问罪,那将置陶刺史于何地呀他和区区路永,对朝廷孰轻孰重,你还看不出来吗”

庾亮庆幸自己保全了脸面,而庾冰反应更快,说道“太后的意思是,其实圣上对王导已经”

太后又及时打断了二哥,淡淡道“丞相为国为民多年操劳,可谓鞠躬尽瘁,难能可贵,你们说不是吗丞相哪天要是退隐了,朝廷还是要给他加官进爵,以彰其丰功”

“太后,王门树大根深,借着新政,安插私人,为何还要给他加官进爵”庾亮实在想不通。

“没错,他新政确实有功,但北征时损兵折将,丢盔弃甲,要不是白袍蒙面将军出手相助,定会落个全军”

庾亮正说到兴头上,被一个声音打断,本想发火,抬头一看,又无可奈何,是自己的外甥女司马兴男。

“舅舅,你刚说的白袍蒙面将军是谁啊上次听四皇叔说,此人神出鬼没,武艺高强,骑着高头大马,挺神秘的”

“原来是南康啊,怎么,你好像很崇拜他”

南康公主天真烂漫,直抒胸臆

“大英雄谁不崇拜舅舅,你说他这么神勇,面对血肉横飞都毫无惧色,为何还要戴个面具,不肯以真容示人,难道他有什么苦衷”

“这个,舅舅就不知道了,说不定还是个英俊少年哩”庾亮乐呵呵看着外甥女。

南康公主脸一红,不攻自破。

“舅舅说什么呢,他是不是英俊少年与我何干再说了,他戴着面具,你怎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庾冰也凑起热闹,笑道“公主的脸红了,看来被你舅舅说中了。”

南康转身向太后撒娇道“母后,舅舅欺负女儿”

太后看一家人其乐融融,心里感慨万分,不禁又想起了年少时在父母膝下的一幕幕亲情。

“这孩子,打小就喜欢大英雄,当年守卫建康的那个少年叫什么来着哦,是桓温,兴男后来还一直在打听他,听闻成了钦犯后就再没问起过。”

庾亮愣怔了一下,这个名字好久没有听说过了,心想这小子还挺能耐的,公主都对他有了好感。

“自发下海捕文书后,此人一直没有下落,生死不明,这件事是王导一力经办的,如今看来确属栽赃陷害。”

“兴男,你先出去吧,母后和舅舅还有话说。”

南康公主一蹦一跳的走了,庾亮暗想,既然太后不同意庾家一门二后,那么,南康一定要嫁给侄子庾希

“妹妹,父亲的祭日就要到了,我准备和庾冰一道,代表全家去祭扫一番。”

整个殿内只有兄妹三人,称呼都变了。

庾太后看庾亮的眼神,这幕场景再熟悉不过,她知道大哥又有什么想法了。

因为每次庾亮需要自己给成帝递话时,总会拿父亲说事。

“此次朝堂之争,大哥又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

庾亮没有直说,而是先迂回,绕了一个大圈子“我虽然犯了大错,这几年已痛定思痛,日日自省,加之人到中年,思亲心切,总想能时时探望太后,以慰兄妹相思。”

庾文君一听就明白了,庾亮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他不想再呆在芜湖,要返回京师。

“是啊,妹妹,大哥这几年变化许多,不像从前那样急功近利,圣上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毕竟咱们是一家人。再说,现在王导身败名裂,也知道自己不该再忝居高位。”

庾冰之意更是明显,大哥不想做太守了,要做丞相。

庾亮轮番进攻,步步进逼

“是啊,我们庾家兄弟三人,这么多年还在太守这样的官阶上历练,总得有更大的舞台,否则,庾氏一门何时才能出人头地”

庾文君婉拒道“我知道两位哥哥的意思,可圣上即将亲政,我也不宜再强加干涉。衍儿现在大了,有他自己的主意。”

“话虽如此,可他毕竟还有仨月才亲政,这期间妹妹还有临朝听政之权。丞相之尊,何等殊荣,对我们庾家来说是光宗耀祖,父亲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

庾文君见大哥又拿父亲说事,没好气道“你能预见,丞相会在仨月内请辞万一等圣上亲政后再请辞呢,妹妹那时已经归政了。”

庾冰不知哪来的信心,笃定道“我想,以王导的聪慧和眼下的处境,他会很快主动请辞的。这样,朝中论阅历,论资历,论出身,接任者还有谁能比大哥更有优势”

庾文君面有难色,他知道,儿子对这位舅舅并不赏识,对撇下自己母子而外逃一事至今仍耿耿于怀,只是嘴里不说而已。

她刚想开口拒绝,不料庾亮兄弟竟然一起跪了下来。

“两位哥哥快起来,让下人瞧见成何体统”庾文君慌忙劝阻,没想到二人就是不起来,硬逼着她。

兄弟俩知道妹妹心肠软,尤其是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她时刻不敢忘记。

庾文君实在没辙,拗不过两位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哥哥,又妥协了。

“好吧,我会和皇帝说说的。不过,你们要拿出些真本事,要靠功业给庾家光耀门楣,而不是丞相这个官职。还有一点要记清楚,妹妹我归政之后,绝不会干政,你们好自为之”

庾氏兄弟相视一笑,这么轻松就得逞了。

滁州城南的牢房,桓冲拎着食盒前来探监。

看桓秘一身伤痕,血渍未干,心痛的说道“二哥,你受苦了,他们怎么把你打成这样小弟对不住你”

桓秘无力的说道“三弟,你自责什么,又不是你的过错,我如今身陷牢狱,也许是受了他的连累”

“二哥,你可千万别这么说,官府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身份,你要是说出来,我们就成了钦犯家属,罪过更大。官府说不定会把我们一家全关进监狱,娘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她承受不了。”

“不是他的连累,官府怎会平白无故将我下进大牢,也许官府早就知道我们和他的关系了。”

桓秘不仅把此事归咎于桓温,更重要的是,被官府缉捕,还让他丧失了参与品评的机会。

桓冲恳求道“即便如此,大哥也是为报杀父之仇才成今天这样,他如今生死不明,咱们做兄弟的,怎能忍心归罪于他。”

桓秘并不买账,气愤道“他报了仇可以到官府自首呀,为什么要连累一家人早知我今日的下场,当初还不如让我去报仇。反正是一死,也胜过被牢头折磨强”

桓秘那副痛苦绝望的神情,桓冲知道,这个心结很难解开。

他和桓温自小就不太和睦,平时在一起用饭时都很少交流,父亲在时还能相安无事。现在,还有今后,一家人之间的隔阂还能不能消除

这件事情上,桓温同样看得真切,也非常愧疚

明知滁州牢房就是一个陷阱,自己总不能被官府牵着鼻子去劫牢,只能默默等待着时机。

他想,桓秘这样也许会遭些罪,但总比全家人跟着遭殃要强,今后有机会自己多弥补一些。都是兄弟,没有什么隔阂是消除不了的。

更让自己愧疚的是,他被情感左右,大意之下,让整个山寨陷入绝地,差点全军覆灭。

幸好,石闵主动撤退,大伙才侥幸逃回山寨,但损失了数百名兄弟,个个都是辛苦锻造出来的武卒,实在太可惜。

要想成就一名合格的武卒,要花费数年的工夫,但是,折损一个武卒却在弹指之间

为将为帅,其重要性不仅是要打大胜仗,还要最大限度的避免麾下军士遭受损失,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良将。

就如自己一样,虽然报了杀父之仇,却让无辜的桓秘跟着遭殃。

桓温使劲抽了自已一个嘴巴,不料右臂箭伤还未完全痊愈,一下子扯到伤口,痛得龇牙咧嘴。

他忍住剧痛,深深地自责一句“活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