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晋衣冠 > 第32章 初闻芒砀山

大晋衣冠 第32章 初闻芒砀山

作者:河淌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8:12: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凄厉的哭喊声,让他们心头一震

三人悄悄摸至坡顶,循声望去,只见七八个黑甲骑兵,马头连着马尾,绕成一个圈子。

中间围着一辆牛车,车上几个人跪下求饶,嚎哭连天。一个赵人还挥舞着马鞭,肆意抽打着车上人。

“军头,他们人多势众,还是别惹事了,绕道走吧。”这种事司空见惯,大垂耳不想参与其中。

“好吧,差事要紧。”朱军头悄悄后撤。“爹救我,娘救我,”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响起,凄厉刺耳,痛彻心扉。

桓温回头再看,一个赵人手持长矛,居然将一个孩子挑了起来,孩子吓得哇哇乱叫。

“桓温,你干什么快走”

这求助声像是汝阴郡山道上的木兰,也像兖州边境的那个鲜卑女孩。桓温不顾军头的命令,不管准星如何,瞄准持矛的畜生,愤怒的射出一箭。

巧了,正中肋骨,畜生摇摇晃晃,跌倒的一刹那,扭头望着来箭的方向。至死还不明白,这是在赵人境内,还敢有刺客光天化日下行凶。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剩余赵人发现对手只有一个人,狂叫着策马追来。桓温弓弦一松,又是一个落马。嘿,箭术大有长进。

桓温还没来得及继续恭维自己,刚跳上战马,对方已经到了。

一名赵人挥舞胡刀,搂头狠劈下来,大有一招毙命的凶狠。桓温慌忙一闪身,避了过去,一连三招,才得空从麻包中抽出铁剑,对阵搏杀。

被愤怒包围,被憎恶侵染,桓温连刺带挑,十几招下来丝毫未沾到对方便宜,反而感觉手臂酸麻,心中难免慌乱。

军头和大垂耳一边嘴里骂着,还是义无反顾冲过来解围,纵是如此,五对三还是处于下风。

尤其是桓温,因射杀两名敌兵,被三个赵人团团围住。

到徐州两个多月,只顾习练自己的弱项骑马和射箭,闲暇的时光也流连在樗蒲之乐中,练剑的机会少得可怜。

不像在青州,有了剑师的指导,有了大疤眼和青州虎狼之地的威逼,才有了坚持不懈的动力。而在徐州,没有这些危险。

人嘛,都是趋利避害,自然而然也就松懈了下来,不复以往的斗志。现在想起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和对手相遇,不要把他当作对手,视之如同无物。心里什么都不要想,如那枯井之水,不泛起任何涟漪。”这是曹家村那名剑师对自己的忠告。

两柄胡刀斜刺里削来,桓温稳住心神,想起和剑师对阵时的从容,向后一仰,卧于马背上,横剑轻挑,胡刀势大力沉,收不住惯性,两个胡儿险些摔下马。

桓温一个空旋,俯身前抻,一招仙人指路,剑刃直直稳稳的扎在对方眉心,惨叫一声堕马而死。

果然是实践出真知

桓温还没来得及兴奋,身后一阵冷风裹挟而来。正如大疤眼那次突然下手羞辱自己一样,桓温最痛恨别人暗中下手偷袭,这样的场景在曹家村不知反复演练多少次。

对方这是横向平扫,而且对准的就是自己的脖颈位置。他猛然前倾,同时右腕翻转,来个韩信背剑,将来刀挑过了头顶,远远落在地上。

桓温不留任何空隙,立时侧身转腕横扫,剑刃划过身后之敌腹部,刺刺的一个长长的声音,一看,居然只是在甲胄上划出了一道长痕。因为对方身着盔甲,自己手中的铁剑还是从青州带来的,太钝。

虽未伤着皮毛,赵人还是吓出一身冷汗。

桓温旋转着直起身,突然左臂剧痛不已,一支箭矢挟着风声,近距离射来,或许是桓温只顾闪转腾挪,这支意欲致人死命的箭矢擦着胳膊飞走了,还带走了一块肉。

正是前方那个观战的恶人趁虚施放冷箭所致,瞧那身装扮,还可能是个敌酋。

“胡寇,太不地道。”桓温怒骂一声,不等对方再次发矢,掷出手中铁剑。

跟废铁一样,反正留着也没用

没成想这一掷穿破了敌酋的甲胄,对方摇晃了几下,还是落了马。就是吃相太难看,一只脚勾在马镫里,尸体被胯下马拖跑了。

还是力道不够这是桓温的又一个软肋。

“此地不宜久留,快走”军头和大垂耳勉强杀了对手,吆喝上赤手空拳的桓温,快马加鞭狂奔。

身后,还真发现一队骑兵,顺着方向追了上来。

三人筋疲力尽,杀敌本非自己的强项,此刻除了逃命,别无所求。而敌兵却尾随而来,不肯罢休。

这里距离徐州不过五十里,两炷香的工夫而已。但是军头谨慎,不敢将敌兵引至徐州方向,毕竟,赵人此刻还未真正和晋室开战。

建康朝廷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其实,谁都知道,赵人无数次进犯过晋室,而晋人将忍耐发挥到了极致。

一口气奔出了六七十里,人困马乏,好在身后的追兵已经不见踪影。三人这才放心大胆,慢下步伐,取出水囊牛饮。

“军头,下次可不能带这小子出来,尽惹事生非,害得咱们差点丢了性命。”大垂耳虽然嘴上骂骂咧咧,心底还是好的。

他扯下一块布纱给桓温包扎伤口,一路狂奔,整个手臂上全是血,流到了手心,染红了手中的马缰。

桓温知道他没有恶意,只是埋怨罢了。

“咱们当兵吃粮,身为大晋的军士,见到遗民被胡虏屠戮,怎么忍心见死不救”桓温不服气,犟嘴给自己争辩。

“以你一己之力,能救得了多少人一个,十个,一百个再者,救人也得看能耐,分场合。

你说,刚才咱们要是真战死了,那辛苦打探来的消息还怎么禀报刺史大人耽搁他的行军又要耽搁多少条人命,你算过吗”朱军头耐心剖析利弊,语重心长的教导。

大垂耳赶紧帮腔道“军头说的对,除非你小子将来当了刺史,当了大将军,最好能打到黄河边,把所有的遗民都解救出来,那才是本事。”

“你怎么知道我不能,迟早有一天,我要打到黄河边。”桓温倔强道。“不过不一定是大将军,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军士。”

“呵呵呵,你也知道谦虚,我还以为你是说自己要当大将军呢。”大垂耳这一乐,逗得桓温面红耳赤。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怎知他没这个能耐。”朱军头替桓温圆场,“对了,方才三个人围攻你,两个被你杀了,另一个丢了兵器逃了,你这剑法是哪位高人传授的,我俩都自愧弗如。”

说起这个,桓温心里甭提有多得意,自己也没想到,平日的演练到了实战之时,真派上了用场。

虽说还不尽如人意,毕竟初见成效,至少剑师的教导一点也没错,自己欠缺的就是火候,如力道、经验等等。但是剑师也叮嘱了一句,剑术,小技耳,不要轻易展现,更不要卖弄。

“军头见笑了,我哪有什么高人指点,刚才情急之下误打误撞而已。再说了,你见过哪个高人把兵器都丢了,最后还挂彩落荒而逃的”

军头哈哈大笑,也就不再追问。

“嗨,你们看,南面有座山峰,看那轮廓隐隐约约的,肯定不小。”桓温好奇的指着南边遥远处,一道时高时低绵延不断的曲线。

“那是芒砀山,也属于梁郡境内。”军头根本不用抬头,介绍道。“听说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地方,山高林密,峰峦起伏,除了樵夫猎户,平日里也没人进去。

嗨,你小子转移话题是吧你能仗义救人,说明心还是善的,但是我说的话你也仔细琢磨琢磨,今后遇事不可意气,还是要权衡得失。”

“是,今后我会注意的。”桓温认为军头这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正说着,南边又响起马蹄声。

大垂耳抽出刀,立时警觉起来。

“不用慌,就两匹马,应该不是赵人。”桓温打消了二人的疑虑。还真是,两个人骑着马渐渐走进,一个身上还带着血。

“这位兄弟,怎么了,慌慌张张的”朱军头驻马问道。

“我俩是贩货的商旅,一直打芒砀山脚下过,几年来平安无事,可不知怎的,今早路过此处,这山上竟然有了一伙强人,劫了货物马车不说,还杀了六个同伴,幸好我俩死里逃生。奉劝三位,还是绕着走吧,那帮强人狠着哩。”

“多谢二位”朱军头皱起眉头,自言自语。

“这山上何时有了山匪今年刚开春时我还打探过,并无什么贼寇呀。”

“唉,那帮强人真是可恨”桓温叹道。左有赵人,右有山匪,普天之下哪里还有百姓们的活路

三人绕开芒砀山,傍晚时分才回到州城。结果,昨日同时出发的另两拨人,只回来一拨,还有三个人不见回来,估计是凶多吉少,这也是游骑常有的事。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那三个同行昨日还生龙活虎,今日却再也回不来了,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桓温唏嘘了一阵子。

这一路实在是惊险交加,骨松肉驰,三人用罢餐饭就打算早早歇息。刺史府却派人传信,明日晨训时刺史大人要亲自召见,了解此次探查详情。

大垂耳嘟囔道“不是已经禀报校尉了么,怎么还要召见,懒觉又要泡汤了。”

桓温不是这么想的,亲自召见说明刺史行事认真,要听当事人原汁原味的描述,通过校尉传一遍容易失真。

郗鉴的大名他在青州听闻多次,想来该是忠义之士,可军头又说他和韩晃长谈竟日,极尽巴结之能事,莫非他和韩晃是一路人

桓温想着想着,进入了梦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